高中语文知识点14篇[实用]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语文知识点 篇1一、心理描写:
“她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华的事物而生的,因此不住地感到痛苦。由于自己房屋的寒伧,墙壁的粗糙,家具的陈旧,衣料的庸俗,她非常难过。这一切,在另一个和她同等的妇人心上,也许是不会注意的,然而她却因此伤心,又因此懊恼,那个替她照料琐碎家务的布列塔尼省的小女佣人的样子,使她产生了种。种忧苦的遗憾和胡思乱想。她梦想着那些静悄悄的接待室,如何蒙着东方的帏幕,如何点着青铜的高脚灯檠,如何派着两个身穿短裤子的高个儿侍应生听候指使,而热烘烘的空气暖炉使得两个侍应生都在大型的圈椅上打盹。她梦想那些披着古代壁衣的大客厅,那些摆着无从估价的瓷瓶的精美家具;她梦想那些精致而且芬芳的小客厅,自己到了午后五点光景,就可以和亲切的男朋友在那儿闲谈,和那些被妇女界羡慕的并且渴望一顾的知名男子在那儿闲谈。”
“梦想”使用达7次之多,反复使用,表明她不切实际,爱白日做梦,充分地展示了她卑俗的灵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她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思想。预示了悲剧的必性!
除了从心理描写的角度表现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之外,课文还从哪些角度反映了她的这一性格?
二、语言、动作描写:
1、要让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最能直接地反映人物性格。我们以“借项链”这一情节为例,来分析人物的言行,体察人物的性格。
2、“借项链”一节,作者描写得非常精彩,其中有很多“最准确”的句子,“最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它们是如何准确传神地表现玛蒂尔德的心态和性格的呢?
(1)、玛蒂尔德在试这些首饰的时候,“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而且还不断地问着:“再没有别的了吗?”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一个贫穷却又对珠宝情有独钟的`妇女见到日思夜想的珠宝首饰时特有的激动、惊喜。
(2)、当她忽然发现青缎盒子里的一挂精美钻石项链时,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双手拿着那挂项链“发抖”。表现她的又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激动,是因为她发现这里竟有如此精美的项链;紧张,是她很想借到却又担心对方不借给她。
(3)、她把这串项链挂在脖子上,对着镜子“出神好半天”——她发现自己配上这副项链太美了,美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镜中这位高雅迷人的贵妇人竟然就是自己,这不正是自己日夜梦想中的富贵形象吗?展示了她空虚爱做梦的内心世界
(4)、可是要开口借了,却又显得“迟疑而焦急”。担心借不到,所以“迟疑”;可又很想借到,所以又“焦急”。这种心情只有玛蒂尔德自己才能真切地体会到。
(5)、她的问话也特别讲究:“你能借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这里“这件”、“只”、“这”,三个词必须重读,才能体现她此时的心情。“这件”、“这”,强调自己对这串项链情有独钟;“只”,表明自己要求不高,别无他求。她问得如此迟疑而焦急,如此讲究问话“艺术”,是担心对方不借给她。
(6)、对方却爽爽快快四个字:“当然可以!”她兴奋得简直要发疯了,“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这可太意外了,得到首饰的极度兴奋的心情毫不掩饰地表露出来。
莫泊桑真不愧是得到福楼拜老师真传的语言高手,场景不大,着墨不多,却把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描绘得栩栩如生,把她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高中语文知识点 篇21.浏览题目。
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类型和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如《春夜别友人》中的别字,表明该诗属于送别诗;《咏怀古迹》中的古迹,说明它是一首怀古诗。明确了这一点,我们作答时就有了针对性。
2.分析作者。
知人论世是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原则。由于所处时代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诗人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理想抱负都各有特点,比如陆游的爱国情怀,王维的`田园情思,孟浩然的怀才不遇,李煜的亡国之痛等。了解这些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很有帮助。
3.品味意象。
意象是饱含情感的物象。古诗词中很多意象常含有特定的含义。如月亮,常寄托思念;梅,往往寓含坚贞;梧桐,常表现凄苦。平时可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另外还有很多诗歌意象的含义是不固定的,可以通过诗人的形容和描绘来判断。
4.重视小注。
诗歌后面的小注,有的介绍作者与朝代,有的交代背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抓住小注对理解诗词内容很关键,能帮助你解读诗词,甚至有的还可以暗示相关问题的答案。我们一定要重视诗歌后面的小注。
5.联系时代。
文章为时而著,歌诗为事而作。每个时代的现实总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它的痕迹。比如同是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感情大多豪迈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感情大多感慨深沉。
6.提取关键。
要抓住最能体现思想感情的词句,这些关键词句一般是抒情或议论性的,在诗词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只要抓住了何日是归年,就很容易得出诗人思乡的情感。
高中语文知识点 篇3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
2、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3、比:宰严限追比(追征)
4、啻:虽连城拱璧不啻也(比)
5、造:径造庐访成(到)
6、固、强:少年固强之(坚持,一定;迫。)
7、庠: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校。)
8、过:裘马过世家焉(超过。)
9、贴:民日贴妇卖儿(抵押。)
二、通假字
1、昂其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通才,刚刚)
3、而翁归(通尔,你的)
4、翼日进宰(通翌,明天)
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
三、一词多义
1、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②每责一头(动词,索取)
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动词,责罚)
④以塞官责(名词,差使)
2、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
3、益: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
②益奇之(副词,更加)
4、逼: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
②与村东大佛阁逼近(副词,极)
5、故:①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
……此处隐藏11170个字……(“尊”同“樽”:酒杯。)杯盘狼籍(“籍”通“藉”。)
《游褒禅山记》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称。
高中语文知识点 篇13忍无可忍: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兴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
正大光明: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物华天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人杰地灵: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胜友如云: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高朋满座: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腾蛟起凤: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钟鸣鼎食: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
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响遏行云: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
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
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
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
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
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
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不近人情: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扶摇直上: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茕茕孓立:孤独无依的样子。
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朝不谋夕: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
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结草衔环: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皇天后土: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
人命危浅: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
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才高八斗:比喻人极有才华。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流毒无穷:比喻祸害非常严重的事物。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非常困难。
咀嚼鉴赏:细细品味和欣赏。
张冠李戴: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不即不离:不靠近也不分离。
锱铢必较:对极小的事都计较。
得鱼忘筌:筌是用来捕鱼的,得了鱼,就忘了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掌握技巧或窍门。
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高中语文知识点 篇14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愠yùn 三省xǐng吾身 论lún语 罔wǎng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学而时习之 时:时常。
(2) 不亦说乎 说:愉快。
(3) 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发怒。
(4) 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省:反省,自我检查。
(5)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真诚,诚实。
(6) 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7) 思而不学则殆 殆:有害。
(8)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凋:凋谢。
3.请写出三个出自本课的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择善而从。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 阐明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明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 孔子认为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应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 赞美松柏坚强品格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知识,能够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点拨:重点理解“故”、“为”等词的意思。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他们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点拨,重点理解“土”“弘毅”等词的.意思。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