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5-07-28 10:38:57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优秀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优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认识潺、婀、粼、涸、缀、螃、蟹八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盘点中有关本课的词语。

2.通过、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

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品评欣赏。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理清顺序;精读课文,理解中心;研读课文,品评欣赏;活读课文,吸收应用。

情感态度:

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浓浓思乡情,以及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使学生欣赏美的同时接受环境教育,理解环保的意义!

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不同方式来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设计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我忘不了家乡的桂花雨,下面这篇课文的作者对故乡的哪些景致又久久不能忘呢?

2.请同学们跟随我们的著名作家谢冰莹一起走近她那美丽的故乡。出示课件。

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

3.欣赏完这么美丽的风光,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然后交流: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流水,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文中的景致描写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景致。

2.互相交流:作者故乡的这些景致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美,那么自然。)你从这些景致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怀念。)

3.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

1.交流: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的。)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2.作者运用了哪几种方式来体现自己热爱家乡,对家乡的无比怀念的?(直接描景,回忆活动,直抒胸臆。

3.品评欣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空洞,更真实,更感人。)

五、活读课文,吸收引用

同学们,在我们美丽的深圳,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在你们美丽的小区,处处都闪动着这样或那样的美。请同学们选择一处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下来。我们还可以想一想:除了作者介绍的这几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这处风景的热爱?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优秀2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潺潺、点缀、浮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人、事、景、物表达思想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从人事景物的重点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2、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过程】

一、学习提纲

1、审题,说说“小桥流水人家”会是怎样的画面。

2、读通读顺课文,注意读正确下列词语的读音:潺潺、婀娜、干涸、点缀、螃蟹、唱和(hè)。

3、跳读课文,按“流水→小桥→人家”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段。

4、本文描写了家乡小桥流水人家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 )之情。

5、自读思考,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作者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二、练习提纲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仿写开头、结尾。

3、阅读迁移练习黄冈新课堂《外婆家》。一、审题,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读通读顺课文,正音。

2、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分段,说说每部分的特点:

流水:美丽、自然

小桥

人家:优闲、恬淡

3、指导读出江南水乡“美丽、自然、优闲、恬淡”的特点。

二、指导学生按写景文格式归纳文章中心

三、领悟全文的表达方法

1、直接描写“流水”(第一自然段):

⑴小溪潺潺柳枝婀娜波光粼粼(描写景物)。

⑵小鸟站在它的腰上……(拟人)。

2、直接描写“人家”(第五、六自然段):

⑴我的家→(舒适温馨)描写、介绍。

⑵村民生活→(恬淡闲适)概括介绍。

3、间接描写有趣的往事:

⑴抓鱼、虾、蟹。

⑵丢野花。

⑶摘茶叶。

⑷赏野花。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优秀3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潺潺、点缀、浮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人、事、景、物表达思想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从人事景物的重点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2、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过程】

学案

教案

一、学习提纲

1、审题,说说“小桥流水人家”会是怎样的画面。

2、读通读顺课文,注意读正确下列词语的读音:潺潺、婀娜、干涸、点缀、螃蟹、唱和(hè)。

3、跳读课文,按“流水→小桥→人家”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段。

4、本文描写了家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之情。

5、自读思考,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作者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二、练习提纲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仿写开头、结尾。

3、阅读迁移练习黄冈新课堂《外婆家》。

一、审题,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读通读顺课文,正音。

2、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分段,说说 ……此处隐藏990个字……让学生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带拼音的生字,将生字的学习有机的`和文章结合在一起]

小溪的特点:清澈见底,终年环绕村庄。

小溪两边的柳树,美、自然。[指导朗读,此处语速适中,语调要轻快]

村民和小溪的关系;孩子们在小溪里嬉戏。[朗读指导,读出捉鱼时的童趣]

[通过对故乡景致和童年玩耍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小桥

木桥、石桥[不作为重点,学生点到即可]

3)人家

作者先以自己家为例,写了自己的卧室,光线暗、地面潮湿的特点;又写了父亲的书房,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由东南两面达窗可以看到优美的景色。[指导朗读从窗中看到的景象。“清晨”、“夏天”注意读出层次感]

文章最后一段略写了村里其他人家的生活。通过“深深”、“印象”、“一辈子”这些词看出故乡在作者心中的位置。表达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四、回顾全文,学习写法

[学生总结本文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抓住了故乡景致的特点:小桥、流水、人家,在描写着三方面景致时又抓住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将景物写具体的,从中渗透着作者的思乡之情]

五、拓展学习

[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实现读写结合。如以“阳光、沙滩、海浪”为题,写一两段话,描写家乡景致的特点,表达你对家乡的感情]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优秀6

教学目标

1、认识“潺、婀、粼、涸、缀、螃、蟹”八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盘点”中有关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

2、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浓浓思乡情,以及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

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古筝配乐。

4、收集江南水乡的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江南水乡的课件,配以神秘园中的音乐。学生观看后提问:这是什么地方?

2、看到了什么景物?谈话:(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读一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说点什么?)

3、想一想:这个题目是引用了哪首古诗中的句子。

课件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古筝配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4、导题:这是一篇以古诗句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翻开书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想一想作者描写了故乡的那些景致?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小组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然后交流:课文中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溪,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想象文章中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家乡的景致的?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请你自读批画,有感受的地方做做标注。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文中的描写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景致。

2、生自学,教师巡视。

3、小组内互助交流。教师随机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4、全班互相交流,合作探究:

(1)根据学生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这句话写了……表达了作者……

点拨: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描写那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教师点拨:小溪两岸的柳树是那么美,那么自然,那么小溪有么特点?村民与小溪有什么关系呢?

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作者先以自己家为例,写出自己的卧室光线暗、地面潮湿的特点;有些了父亲的书房,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由东向南两面靠窗可以看到优美的景色。)

教师点拨:作者在写自己家时运用了什么手法农家卧室、书房的不同特点?(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

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2)作者故乡的这些景致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美,那么自然。)你从这些景致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怀念。)

(3)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四、回顾全文,体会表达方法

师:本文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抓住了故乡景致的特点:小桥、流水、人家,在描写这三方面景致是又抓住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将景物写具体,从中渗透着作者的思乡之情。

1、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的。)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空洞,更真实,更感人。)

3、师点拨:希望同学们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这种表达方法。

五、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1、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3、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六、拓展学习

1、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

2、结合本课学习内容和写作方法,以“阳光、沙滩、海浪为题。”写一两段话,描写家乡景致的特点,表达你对家乡的感情。

板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

那么美,那么自然

“我”热爱,“我”思念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