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实录(通用14篇)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1教学目标
⒈感知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⒉在观察、分析、类比、综合、讨论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辨证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⒈教师板书乘法。
师:同学们,这两个字你们认识吗?关于乘法的知识你已经知道哪些?
生1:我知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
生2:我会算一位数乘一位数。
生3:我会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3:232=46
生4:402=80
师追问生4:你是怎么算的?
生4:4个十乘2得8个十,8个十是80。
师再说出几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式让学生口算,挑两题说说怎么算的。
(说明:此项设计教师不但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口算卡片复习的单调形式,可谓一举两得。)
师:乘法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⒉多媒体出示男孩、女孩跑步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1圈跑道长400米,男孩跑3圈,女孩跑2圈。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女孩跑多少米?男孩跑多少米?
二、 自主探索,掌握方法
⒈提出问题
师:要求女孩跑多少米,怎么列式?
生:4002
师板书算式。4002怎样算呢?小组讨论。
⒉解决问题
师:谁愿意将你们组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2个400米想加就是800米。
生2:4个百乘2得8个百,8个百是800。
(说明:生2的回答是整百数乘一位数算法与过程,应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此环节学生说出多种算法,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⒊知识迁移
师:要求男孩跑多少米,你能算出得数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⒋方法比较
师:4002和4003在口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把400看作4个百来乘的。
师:有什么不同点?
生:4002不进位,4003进位。
⒌整理归纳
做书上70页想想做做第一题。
23 68 407 250
20xx 6800 4007 2500
实物投影仪展示作业,集体订正。
有学生迫不及待地在座位上喊:老师,老师。
师: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我发现做整百数乘一位数,只要把零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两个零。这样计算简便。
(说明:学生在方法与过程的.体验中,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后,自己总结出了类似于法则的计算方法,真正实现了知识的探究与掌握的全过程。)
三、 调动情绪,深化练习
⒈多媒体出示书71页第四题图
师:这些盒子里装着纸,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张纸吗?
生:不能,缺少条件。必须告诉我们每盒多少张。
师:老师透露一个秘密,每盒的张数是整百数,你能猜一猜一共多少张吗?
生1:如果每盒200张,那么一共有800张。
生2:如果每盒500张,那么一共1000张。
(说明:此设计赋予了练习的生命活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⒉多媒体课件出示12张扑克牌的反面
师:我们来做个翻牌游戏。请同学上来找出你喜欢的一张牌,用鼠标单击一下,牌就会翻过来,上面一道算式,请你大声地说出得数。座位上的同学作评委,看看台上哪个同学表现最好。
学生游戏,活动评价。
⒊多媒体出示旅游表
老师一家三口打算从江都出发外出旅游,有以下城市可供选择。
旅游城市 扬州 南京 常州 苏州 上海
每人所需费用(元) 100 500 200 400 800
师:请同学们帮老师选择一下去哪里旅游,并计算出一家三口最少要准备多少钱?
生1:老师一家去苏州,苏州乐园很好玩,你孩子肯定喜欢(师生都笑了),最少需要1200元。
生2:我觉得老师一家去扬州比较划算,只要300元。
生3:老师一家应该去上海,因为上海有许多著名建筑,最少需要2400元。
师:假如你们一家到你刚才选择的地点旅游,你能算一算至少该准备多少费用吗?
生:我们一家五口人去常州,至少准备1000元。
无锡
499
多媒体显示表格后面再加一栏
师:老师一家如果想去无锡旅游,你能帮老师算一算大约准备多少钱吗?小组讨论。
生:大约准备1500元。
师:你怎么想的?
生:我想499接近500,5003=1500(元)
(说明:此练习的目的在于巩固新知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另外,最后一栏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
⒋师:电脑随机抽奖你们见过吗?谁来介绍一下。
生:许多号码在屏幕上跳动,喊一声停,号码停止跳动,屏幕上的号码就是中奖号码。
师:我们也来玩玩这个游戏,不过屏幕上跳动的是算式,请你喊停的时候迅速地说出算式的得数,明白吗?
多媒体课件演示算式跳动,指名游戏。
学生热情很高,抢着要参加,有部分学生甚至喊了起来:老师,给我一次机会吧,老师,喊我呀!
师:这样吧,我们一起抢答,好吗?
学生抢答,气氛热烈。
(说明:口算的巩固练习,如果仅仅单纯的反复计算,学生肯定不耐烦,课堂也会很沉闷,因此,针对孩子的特点,我将巩固练习用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寓教于乐,既掌握了知识,又愉悦了身心,同时活跃了课堂。)
四、 课堂总结,拓展升华
同学们已经会算一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根据这些知识你还能推算出什么?
生1:我能算整千数乘一位数,如40004=16000
生2:我能算整万数乘一位数,如300003=90000
教后反思: ……此处隐藏27693个字……一种做法,它的好处在哪里?对于码头来说,按这样的做法,按小——中——大的做法,它的好处在哪里?好,你来说?
生:这样的顺序会比较快。
师:最后的那只船还要等13分钟。
生:那时间就比较长……比较少。
师:最后的那只船还是要13分钟啊,反正全部船卸完了,对于码头来说,它还是13分钟。你来说?
生:这样子的话,卸物的时间就比较短。
师:哦,卸物的时间就比较短。请坐。我们来看一看,如果按照这种方案的话,它在几小时后就可以空出一个船位?
生:1小时后。
师:但如果按第一种方案,它得……8小时后才空出一个船位。你看,对于码头来说,1个小时后它就能再接纳下一艘船。但是,如果用那一种方案,它得要8小时后才接纳下一艘船,那一条江还得堵8个小时,对不对?你看,我们的排队问题不但对合作有很大的作用,合理的排队能节省时间,而且对于码头的调度,公共汽车啊,机场的调度,它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呢现在有一门科学专门来研究排队。好,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数学广角。
师:数学广角学习了什么?
生:排队问题。
师:排队时,我们怎样安排时间,会使等候的时间短一些?等候的总时间短一些。怎样安排?一起说。
生:小——中——大
师:按照时间少、时间中、时间大,从小到大这样来排序。我们是怎么把它研究出来的?先怎么样呀?
生:列举。
师:列举了所有的顺序。接着……?
生:算。
师:算!非常好。接着我们去算。最后呢?
生:比较。
师:比较,选出最好的方法。这是我们研究问题时常常采用的方法。从很多个方案里面通过计算选出最好的方案。好,这一节课,有收获吗?
生:有。
师:好,时间问题,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想法,你可以下课再来告诉我,我们这一节课就先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谢谢老师。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13一、从生活中引入分数。
师:老师今天来到旅馆,打开旅馆说明书,就看到了分数,哪个同学知道是多少?(师出示说明书)
生:把说明书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师:老师走进会场,看到“教海探航”的会标,也看到了分数,谁知道是多少?
生:上面的图案把会标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1/4。
师:老师来到超市,买了一块巧克力,又看到了分数,谁知道是多少?(师出示一块巧克力)。
生:1/8、2/8、……8/8。
师小结:像这些都是分数。
二、探索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
1、(从上面这些分数中任选两个分数3/8、5/8)师问:这两分数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生1:3/8与5/8合起来是8/8。
生2:分子都比分母小。
生3:分母一样都是8。
师:感觉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
生1:我认为3/8大。
生2、我认为5/8大。
师问: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1:比如吃蛋糕,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老师您说吃5份多,还是吃3份多?(师让学生上来画图表示)
生2:比如吃香肠。把一根香肠平均分成8份,吃5份就比吃3份多。(老师在黑板上同时画出了线段表示图)。
2、师:你能找出比5/8小的分数吗?能找出比5/8大的分数吗?
3、师:自己任意写一个分数,然后找出比它大的分数,比它小的分数。
生1:我写的是3/2。比3/2小的有1/2、2/2,比3/2大的有4/2、5/2、6/2……。
生2:我写的`是4/9。比4/9小的有1/9、2/9、3/9,比4/9大的有5/9、6/9、7/9、8/9。
师:把你写的分数同学互相检查一下。
师:分母相同的分数怎么比?
生:只要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比较大。
三、探索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1/2、1/4)师: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
生1:我认为1/2大。生2:我认为1/4大。
师:认为1/2大的同学有没有办法说服别人。
生1:把两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分别折成1/2、1/4。通过比较得出1/2>1/4。
生2:把正方形纸对折是1/2,再对折就得到1/4,,比较得出1/2>1/4。
生3:一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1份就比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来得大。
(电脑演示,圆的1/2>圆的1/4)。
师:如果再分得多一些1/5怎么样?
生:更小了。
师:再分得多一些1/7、1/8、1/9、1/10……1/100……1/1000呢?
生:越来越小了。
师:最后会怎样?
生:越来越接近一条线。
2、师:分子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
生: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就小。
3、师:能把黑板上的这串分数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吗?
四、小结: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
生:学习了分数大小的比较。
师:还有没有问题?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象这样的分数2/5、1/6能比吗?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14教学目标:
1、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制7的乘法口诀,初步记住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7的乘法口诀课堂纪实
一、情景创设,孕育口诀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七巧板”吗?
生:没有。
师:七巧板是我国勤劳智慧的古代人民发明的,到现在已经2500多岁了。(课件出示七巧板)今天,老师请大家欣赏几副用“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看看今天的同学们能否从七巧板中有什么新的发现。(课件出示七副七巧板拼图)
师:数一数:共有几个图案?
师生一起数1、2、3、4、5、6、7
师:每个图案由几块板拼成?
生:七块。
师:2个图案共有多少块?
生:14块。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7+7=14
师:几个7相加是14?
生:2个7相加是14。
师:3个图案有多少块?
生:是21.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3个7相加是21.
师:同学们,我们观察这三个数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一个比一个多7.
师:接着往下填,填哪些数?
生:28.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