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作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作教学设计1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教学目标】
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了解联想和想象的特点,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进行联想和想象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教学重难点】
1.展开联想,使文章主题更加深刻。进行联想和想象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富有新意,使得文章新颖、深刻,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了解联想和想象的特点,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进行联想和想象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看见这漫天飘飞的雪花,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棉花、飞絮、白绸幕、天上的世界、那年发生在下雪天的故事……
师:同样是飘飞的雪花,谢朗想到了盐粒,谢道韫想到了柳絮,同学们想到了飞絮、白绸幕……甚至心驰神往,想到了天上的世界、那个下雪天发生的故事……我们把这种思维活动叫作什么?(明确:联想和想象)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作训练。
(板书课题:发挥联想和想象)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熟悉的事物,激活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温故知新
1.辨一辨: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天上的街市》,看看哪里用的是想象,哪里用的是联想,二者有什么区别。
课件出示:
天上的街市(节选)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预设
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另一事物。想象是在头脑中创造出的新形象。联想是“客观实际,由此到彼的过程,特点是实的”,想象是“人脑主观创造的,特点是虚的”。
2.理一理:联想的方法有哪些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文,看能不能从中理出几条联想的方法。
课件出示: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5)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6)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师生交流明确)
预设
联想的方法:横向的有相似联想、反向联想、因果联想和相关联想等;纵向的有“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的联想。
【设计意图】这个板块是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择取的典例阅读,通过典型示例,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联想的特点、联想的方法。
3.想一想: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注意事项
师:在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要注意哪些事项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春》
(2)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济南的冬天》
(3)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
“妈妈!”
——《女娲造人》
仔细品读,思考:这三组句子哪些是实写的景或内容,哪些是联想或想象的情景?每一个句子是怎么由眼前景物过渡到联想或想象的景物的?
预设
前两句是由带甜味儿的花联想到了树上结果的样子;由山好像穿上了花衣联想到了一个有着美好肌肤的女子。最后一句在如实叙述的过程中,发挥了奇特的想象力,展现了女娲造人的情景和画面。“闭了眼”“看着看着”“说也奇怪”这几个词语相当于一个桥梁,将眼前实景与脑海中的想象之景自然结合起来,给人一种和谐感。
师:想象和联想必须以事实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推导,内容应该有逻辑性,符合情理。联想要自然贴切,想象要合情合理,二者都要力求有新意。
课件出示:
①联想要自然恰切。②想象要合情合理。③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设计意图】这个板块意在让学生了解在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要注意的事项,进一步体会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为写作实践做准备。
三、实战演练
师:联想和想象被人们称为写作的翅膀。现在,让我们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双翅,放飞思想,准备抒写华丽篇章。
1.口头训练
(1)教师举例。
师:我们先来看一组词语“木头”“足球”,这两个词语不属于同一范畴,我们如何能从木头想到足球呢?
预设
我们可以这样去想:由木头可以想到其来源树木,由树木可以想到树林,由树林可以想到草地,由草地可以想到绿草如茵的足球场,由足球场想到足球。
(2)学生练习。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试一试联想下面一组词。
课件出示:
钢笔——月亮
预设
【示例一】由钢笔可以想到墨汁,墨汁可以想到黑色,黑色可以想到夜空,夜空就能想到月亮。
【示例二】由钢笔想到了诗人,由诗人想到了诗歌,由诗歌想到月亮。
2.片段训练
(1)听音乐,想象写话。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听一段描绘泉水的乐曲《泉水叮咚》,把你想象的画面用优美的文字写下来。
预设
【示例】泉水一冲出深山,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竹林间的草地上,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珠玉四溅;忽然在花丛间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 ……此处隐藏25268个字……们了解漫画寓意有没有帮助?原来漫画中的这个人并非文盲,而是文明盲。
(四)解读漫画寓意。
1、通过简单的画、简单的文字,你能从漫画中受到什么启示(板书:解读寓意)
2、难道作者只是想通过漫画告诉我们这个人不是个文盲吗?谁来简单说说这一幅漫画在讽刺什么?(同桌议——全班交流)
2、师小结:透过漫画画面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想借这幅漫画揭露社会中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对社会中不遵守公德的“假文盲”们进行了尖刻的讽刺,同时呼吁人们以实际行动弘扬人类美德,崇尚社会公德,做一个文明人。
(五)联想类似现象
1、联系生活说现象:每一幅漫画抓取的都是一些生活现象,我们读漫画还要跳出所看到的画面,联系生活时事,想想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要表扬或批评的对象。
学生列举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类似的不文明现象,如:公园——草坪旁边醒目地竖起“请不要踏踩花草”的牌子,但有些人偏偏就在草坪上坐或追逐;图书馆——墙上写上“请保持安静”、“请勿大声喧哗”等条幅,但仍有一些人在图书室里大声说笑,不顾其他人的感受;公交车——写着“老弱病残孕专座” ;马路——闯红灯、横跨栏杆;旅游景点——乱涂乱画乱刻;……
2、你想对这些现象或者不文明行为的人说什么?
3、为什么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屡禁不止?因为有些人个人素质低,自我约束力差,还因为有人发现这些不文明现象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管或不敢管。
4、小结:有一句话说的好,“有一种高贵叫文明”。是呀!这些不良行为、思想一直在人们身上蔓延,如果不及时控制,整个社会都变成这样,那将会多么可悲。
四、如何写漫画
简介画面→解说寓意→联系生活→总结点题
1、简介画面:加入想象,想象与画面相关的,如周围环境,在什么场合抽烟?周围都有哪些人?想象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要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面貌,以及他在干什么;还要观察环境,弄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和事件有关的物品。
2、解说寓意:加入理解,作者想借这幅漫画是歌颂什么,讽刺什么,要写清楚。
3、联系生活:加入联想,根据漫画内容和标题,联想到现实中与之相关相类的诸多现象,才能做到内容充实,中心突出。这一步是全文的的写作重点,在这一环节上应多花点笔墨去写。我们可以列举出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
4、总结点题:加入观点,结尾点名主题,根据上述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体会,提炼中心观点。
写作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让学生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
4、练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观察,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事物的特征,及准备采用什么样的句子,来使所观察到的事物显得生动、具体。
【学具准备】
让学生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事物,如水果、植物、玩具、动物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师:本组课文我们学习了四篇文章,《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它们都写得具体、生动、有趣,同学们知道这些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有趣吗?
生:与作者的认真观察分不开。
生:与作者的长期、连续的观察分不开。
2、师小结后导入:
对,同学们说得很好。它们都与作者平时的认真、连续的观察密不可分。正因为如此,这些文章才显得生动有趣,有吸引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把它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让自己的 习作也显得生动有趣。
二、引导学生观察
1、让学生确定自己要观察的事物:
让学生各自拿出自己准备观察的事物,水果、玩具……
2、激发学生对事物观察的兴趣:
过渡:小朋友,你将怎样观察你手中的事物,能说说吗?让学生畅所欲言。
3、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老师相机引导学生把握观察的方法:
师:请观察同类事物(如水果类、植物类、动物类)的小朋友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大家一起讨论、探究观察这一类事物的方法。
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观察,讨论、探究观察方法并将自己小组探究到的该类事物的方法写在纸上。
师:让学生将自己小组学习的结果贴在黑板上或用投影仪把结果展示出来,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
4、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观察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仔细想——发挥联想和想象,并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说得生动、具体:
如是水果类,指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最后观察什么,并说说每步自己观察的结果。同时,启发学生调动各种感观去认识事物、感知事物,可以闻,可以吃,可以发挥想象等。
如是观察植物,引导学生要观察它的干、茎、叶等各部分的'特点;
要用眼睛仔细观察它的花、茎、叶、枝,对这株植物的各个部分的形状、颜色、姿态作全面的了解。还可用鼻子闻一闻花散发出来的香味。
如观察动物,就要观察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惯等特点。
三、教师交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1、认真观察手中的事物,看它有哪些特征或是有趣的地方。
2、认真思考,看怎样才能清楚地把手中的事物写下来,并写得具体生动。
3、题目自拟,字数在300字以上。
四、学生交流各自打算写的内容,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引导全班学生相互启发
五、教师对观察日记的写法和格式稍作指点
第二课时
一、学生写作,师来回巡视,给予差生适当的指导
二、选出典型的习作(好的和差的)进行作中讲解,让学生评价好的好在哪里,差的有哪些不足,以指导自己的习作
三、师提出修改的要求
1、师提出修改的方法:
朗读法。
2、师提出修改作文的要求:
⑴ 句子是否通顺;
⑵ 写作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来写的;
⑶ 有无错别字;
⑷ 是否写出了手中事物的特点;
⑸ 文章是否写得生动、具体。
四、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评,也可以自己修改
五、在修改的基础上,将习作写好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