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5以内相邻两数的关系。
2、能用添上一和去一的方法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
3、在活动中能倾听同伴的发言。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森林背景图,一只小狗,四只小猫,三只兔子,五条小鱼,四个胡萝卜。
学具准备:卡片,铅笔。
【活动过程】
一、以小狗生日为情景,引出活动。
1、通过游戏,复习5以内的数的认识。
师:今天是小狗的生日,它邀请了好朋友一起在森林里为它庆祝生日。
师:谁来了呀?来了几只?(三只小猫)你能做和小猫数量一样多的动作来告诉我吗?
师:还有谁来了?有多少只?(四只小兔)请你做和小兔数量一样多的动作吧!
师:这么多好朋友来了,小狗真开心,过生日之前,它和好朋友玩了一个游戏,什么游戏呢?小狗说,有的树后面藏了一张卡片,卡片上有不同数字和不同数量的物体,当小狗找出一张卡片时,它的好朋友就要做一张和卡片数量一样多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吧!(教师可以适当地和孩子一起做)
2、通过给小狗过生日,初步感知5以内前后数的关系,并学会用"添1"或"去1"的方法,使两组数量相等。
师:树上的卡片都找出来了,游戏也结束了。生日就要开始了,小狗为好朋友准备了它们爱吃的食物。为小猫准备了小鱼,为小兔准备了胡萝卜,可是小狗不知道小鱼和胡萝卜够不够,用什么方法可以一眼就看出胡萝卜和小鱼够不够呢?(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师:你发现了什么呀?谁更多?谁更少呢?(要求幼儿要完整描述发现的过程,同时引导幼儿知道5比4多1,4比5少1)它们数量不一样,那用什么方法使它们变成一样多呢?(引导幼儿说去掉的方法)
小结:在更多的地方去掉一个,可以使两组数量相等。
师:除了用去掉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导幼儿说添一的方法)
小结:在更少的地方天伤一个,也可以使两组数量变得一样多。
总结:原来呀,我们可以在更多的地方去掉一个,在更少的`地方添上一个,都可以使两组数量变得一样多。
二、通过帮助小动物,让幼儿进行实践操作。
1、激起孩子们操作的兴趣师:过生日可真高兴,可小猫和小兔的生日礼物还没给小狗呢,它们的礼物还放在了你们桌面上的篮子里,篮子里有很多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两种不同的礼物,礼物数量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小狗和小猫说要把卡片上的两种不同数量的礼物变成一样多,再送给小狗,还请你们帮忙呢!你们愿意吗?
(教师示范操作)
2、教师巡视幼儿操作,对于角落的幼儿及时指导。
3、请一些小朋友来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三、活动结束
师:是不是还有好多的卡片上的礼物没有变成一样多呀?那吴老师把它们放在区角里,我们在区角活动的时候,再继续帮助他们做好吗?现在请小朋友收拾好卡片和铅笔。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游戏操作,感知8以内的数量。
2、体验数学活动的愉快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具:“小兔子开铺子”的材料、8筐水果、大果篮3个。
2.学具:果篮(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幼儿自制的水果、小火车(写有2–4数字的车厢3节)
活动过程:
1.儿歌《小兔子开铺子》。
(1)师:小朋友们,还记得上一次,小兔子的铺子里进了哪些货物吗?
(2)师:铺子里的东西是怎么摆放的?
(3)师:东西全卖完了,怎么办?
2.进货。
(1)师:小兔子想在它的铺子里进一些新鲜的水果,你们最近吃过哪些水果呢?
(2)幼儿回忆生活经验,教师依次出示8篮水果。
(3)师:小兔子在买水果的时,还买了一批水果篮,你们看……
3.装水果。
(1)幼儿观察水果篮,发现每个果篮上的卡片都不一样。
(2)幼儿根据果篮上的卡片装一篮水果。
(3)幼儿介绍自己的装的一篮水果。
(4)幼儿间互相检查一篮水果的数量。
4.运果篮。
(1)幼儿把果篮送到对应的火车车厢里。
(2)清点每节车厢的果篮。
本活动的'目标制定较合理、可行性强,能在小朋友的已有经验基础上,注重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将已有经验进一步提升。环节的设置生动有趣,能将枯燥的数学活动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情景中,使孩子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活动的愉快情感。教师的教态十分亲切,要问我本次活动中什么让你印象深刻,我想,应该是老师的笑容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活动目标: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
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1、认识椭圆形。
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二、小组活动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 ……此处隐藏6924个字……奶做的衣服上面还缺什么?(纽扣)
——真的,衣服上还没有纽扣呢!各种各样的纽扣混在一起,老奶奶年老眼花分不清楚了,你们愿意来帮帮她吗?
——(出示红色和圆形标志):不过,奶奶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谁能看懂熊奶奶要杨杨老师找什么样的纽扣?红色的什么形状的纽扣?这个可以吗?为什么?
——小结:对!看到这两个标志就是要找红色的圆形的纽扣,两个特征要求都找对才能放进去。
⒉第一次操作:按两个特征找纽扣。
——等会,请你先拿起你的小篮子仔细看看、轻轻说说“老奶奶让你帮忙找怎样的纽扣?”然后轻轻再边找边说:“我找到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纽扣?”最后数一数你找到了几颗纽扣?(老奶奶的年纪大了,声音太大了她会受不了,我们不要吵到老奶奶哦!)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边操作边讲述。
——幼儿将小盆子拿好放到椅子下面,然后开始集中交流:你找到了几颗什么样的纽扣?怎样找才不会错不会遗漏?(仔细地看看……)
个别关注:××你找的是不是红色的三角形纽扣呀?看清楚颜色、形状,都一样才能放进自己小框。不要把别人的纽扣拿走哦!这是你要找的纽扣吗?)
㈢第二次操作:按量的多少进行正逆排序。
⒈手口一致点数。
——咦!你们的纽扣上有什么?(圆点)
——哎呀!××看得真仔细,这圆点是纽扣穿线的洞洞,拿一颗出来数数上面有几个洞洞啊?
都是×个吗?再数一数其他纽扣吧!
把洞洞最多的纽扣,找出来!拿最少的让我看看?
⒉帮老奶奶钉纽扣(正逆排序)。
——你们帮奶奶找到纽扣了,她可真高兴!愿意帮她把纽扣订到衣服上吗?从哪里开始钉?怎样订纽扣呢?奶奶说,这个问题有点难,只有听清楚、想明白的宝宝,才会知道。
——(出示4至8):奶奶在这里告诉我们了,谁看懂了呀?x x看得这么认真,她一定看懂了!(幼儿自由表述)
——老师小结:上面是4,表示是四个纽扣洞洞,下面是8表示8个纽扣洞洞,这个箭头表示慢慢、慢慢地变,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对,是慢慢变多了……
——带上篮子去找一件自己的衣服,先看清楚老奶奶订纽扣的要求,再把纽扣倒出来摆一摆,想清楚就可以订纽扣啦!
老师巡回关注:孩子能否按图示、按序订纽扣。
——展示个别,集中评价:
这件衣服的纽扣是谁订的?这里,奶奶的要求是:纽扣上的洞洞是越来越……?真是越来越多了,你真聪明,谢谢你哦!
这件呢?是谁做的?奶奶的要求是越来越……?原来是纽扣的队伍排错了,要改一改!
㈣
——你们真能干,不仅帮老奶奶找到了纽扣,还做好了新衣服,老奶奶可高兴啦!她说:“谢谢这些聪明、有礼貌的宝宝。下次,欢迎你们去他的服装店卖衣服哦!”你们该说什么呀?(老师:嗯,帮老奶奶做事情我们也很高兴!)做完事情啦,我们出去放松放松吧?跟老奶奶、还有老师们说什么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2、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活动准备:
1、10只篮子,依次放入数量为9,8,7,6,5,4,3,2,1的实物玩具,第10只篮子内不放玩具。
2、多媒体课件(有关“0”的课件,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数字“0”
1、依次出示篮子里的玩具。
提问:篮子里有什么?用数字几表示?(复习数字1-9)
2、第10只篮子内没有放玩具,知道没有用数字“0”来表示。
3、感知“0”的形状。
4、让幼儿说说还有什么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讨论
1、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
2、幼儿自由讲。
老师放多媒体幻灯片,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东西没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没有。
(2)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总结。
“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三、观看表演
1、复习0-10的排序。
2、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3、启发幼儿说出“0”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比其它数字大。
四、游戏“找朋友”
1、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
2、要求两个幼儿能听音乐找朋友,并能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用相应的身体表现出来。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学习9的组成,知道9有8种分合法。
2、感受和体验9的组成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分合法列加减法。
活动准备
画有圆点的购物劵若干、水果、布置好的水果店。
活动流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法。游戏:开火车。师:我的火车就要开。幼:儿点开。老师出示算数卡,说:请你猜一猜。幼:1+7=8你的火车8点开。游戏由慢到快。
二、学习9的组成;
(1)分给幼儿购物劵,让幼儿共同认识购物劵上的圆点,告诉幼儿一个圆点代表1圆钱。
(2)水果店里的水果每一种都是9圆钱小朋友想一想,你手中的哪两张合起来是9。
(3)请幼儿到水果店买水果,一幼儿当营业员。一定看好,小朋友是不是付的9元钱请幼儿说一说,我用哪两张购物劵买的.水果……买的越多越好,然后让幼儿进行记录。
三、师幼共同讨论9有8种分合法。师:有这么多的分合法,我们来顺序一下,9的分合法,让幼儿读一读。
四、引导幼儿根据9的分合法列出相应的加减法。
1、教师:9能分成1和8,1和8合起来是9.合起来是什么意思?谁能根据这个分合法列出一道加法式子。
2、引导幼儿理解交换规律,感受两个加数交换,得数不变。
五、让幼儿根据书上的要求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活动反思
活动时以游戏方法复习8的加减法幼儿学习兴趣高。进一步理解巩固进行第二个环节。学习9的组成时,用购物劵买水果,让幼儿进行购买水果。来掌握9的组成,并进行记录。然行讨论、,最后引导幼儿根据9的分合法进行设计提问,并请幼儿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课后
本次活动,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掌握39的组成,并能根据分合法进行运算,感知互认、互换的关系。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