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时间:2025-07-02 19:58:25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通用15篇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通用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师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1

明天要教《青蛙看海》了,我坐在书桌看着课文和教学参考书。

课文是一篇童话,写的是青蛙为了看到大海,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登上了高山,看到了大海的故事。文本再简单不过了,应该是揭示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人生哲理。

刚想到这儿,儿子回家了,便拿起我放在沙发上的语文书,随手翻了起来。我不禁一瞧,呵,读的就是《青蛙看海》。小家伙,看看你能从这篇文章中读出什么感受来。

半晌,我忙完了家务活,来到儿子跟前,指着课文的插图中地苍鹰、青蛙和松鼠,问:“坦坦,你认为这三个人中你最佩服谁?”小孩子最喜欢对故事里的人物作评判,这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我料想他会说故事的主角──青蛙,可小家伙却语出惊人:“松鼠!”我诧异了,无论是教参还是我自己的对文章的理解,应该都是要让我们孩子学习青蛙的脚踏实地的精神,懂得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顶点。想到这里,我又问小家伙:“为什么你佩服松鼠呢?”“因为我想做一个松鼠一样的老师。”孩子眨巴着眼睛说。

我钻进书房,又捧着书静静地读了起来。读着读着,我也觉得童话留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有人生哲理的启迪,似乎还透露着一种高境界的为师之道。童话中的青蛙就像我们的学生一样,想翻越学习道路上的障隘──高山,去领略知识大海的美景,而苍鹰和松鼠就是他的老师。

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流行了一千多年,也影响了我们教师一千多年。现在重新审视这句话,它的局限性愈来愈明显。让我们先来看看童话中的苍鹰老师。他对青蛙学生的如何能看到大海的问题,他谨记“师道尊严”,用平实的语言“传道”: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可以看到大海。于是青蛙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天哪,这么高的山!”“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而此时,苍鹰老师又用平实而又冷漠的语言“解惑”青蛙: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其后,他便展翅飞走了,不再关注他的学生。而此时青蛙已失去了登山的信心。很显然,像苍鹰这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不关爱学生,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的.老师,早已追赶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让我们再来看看童话中的松鼠老师。青蛙学生失去了信心,但在他极富激励性的语言中,重拾自信,更绝妙地是他深知如此高大的山对于小小的青蛙意味着什么,因此设计了“跳一跳,够得着”的青蛙的“最近发展区”──一级石阶。“你想看海吗?”“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当青蛙毫不费力的跳上一级石阶后,他又用极具诱惑力的声音──“再跳一下!”“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的。”然而更可贵的是我们的松鼠老师并未就此“功成隐退”或退在一边闲眼观看,让青蛙独自登山。“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爬,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他和他的学生同行,同甘同苦,共同领略美景,共同成长!

反观我们的现实,我们的学生已失去越来越多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他们往往是孤独地艰难地走在求学的道路上,肩负着老师抛给他们的知识背囊,稍有松懈,便会引来监工式的老师的苦口婆心的说教。然而我们的松鼠老师巧妙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在勇攀新课程高峰。

孩子,我也想成为一名松鼠式的老师。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2

纪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教学中始终以读代讲,贯穿于整个课文的学习,其中有一处亮点就是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齐读、指名读、同桌读、男女生齐读、默读、仿读、不仅模仿老师读、而且模仿读得好的学生读、赛读等。低年级的朗读方式还有很多,如;我们常用的自由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配乐读等,每篇课文通过恰当的朗读方式,把无声的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语言语,从而达到对文章的理解、感悟、甚至运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进入有效的学习呢?就拿我们教学中常用的自由读文这种方式来说:首先要有目的的去读如;让学生在读中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识字;遇到难读的句子画下来等;有了目的的读,学生的注意力就更集中了,学习的效率就更高了。另一方面就是引导学生真正的`自由朗读。我们在听课时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老师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生开始不约而同的齐声读,这时老师使劲拍手叫停,说自己读自己的,于是学生开始叽里呱啦的开始读了,读的快的学生早早坐好等待,而读的慢的学生看周围安静了也就不好意思再读下去了。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自由朗读与齐读比较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发挥学生的个性,上述的例子中的自由朗读仅仅是为读而读,而真正的自由朗读是遇上读不明白的地方必须停下来思考,遇到读不通的地方,必须反反复复的读上几遍,遇上新的发现,拿起笔来写写画画。学生会不会自由朗读,往往是检验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标志,当然这种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我们老师长期的探索与努力。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语文教师的主角定位和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教师主角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以往由于实行单一的课程政策,即仅有国家课程,所以在学科领域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纲一本。教师习惯于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用有限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强调齐步走、一刀切。这种教学对教师的主角定位很明确,只需要传授型,教师的基本职能是照本宣科。而事实上,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因材施教,至少对一部分学生是削足适履,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此刻,实行了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教师能够根据本地区本学校本班级学生的实际,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编写学校教材,所以教师光传授就不行了,必须进行研究,教师要从原先的只是教材使用者的主角,转变为不仅仅是教材使用者,还是教材评价者和教材开发者与编写者的主角。

其次,新课标的.提出,也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我讲你听,口耳相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种课堂上缺乏创设生动活泼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参与言语实践,缺少让学生承担有意义的言语交际任务,缺少供给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开展言语实践的机会,也所以 ……此处隐藏11720个字……些词语体会到雪峰的什么特点?”这样学生就知道该如何进行交流了。在体会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的时候,教师进行了点拨“省略号前面半句和上文是什么关系?后半句和上文什么地方有关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效果就能迅速的提高。他们今后在自主学习中阅读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另外,因学而定教学内容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交流3、4自然段的感受时,学生说到哪一处,教师就引导大家来学习这一处。以学生说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在具体教学时教学顺序根据学生的'交流而定。

第二、充分体现了以读代讲的活动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感悟九寨沟的美丽。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从朗读中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这也是我们“以读代讲”的语文活动化教学的突出特色,从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安排了“快速读课文—细读课文—精读课文—美读课文”层层递进的方式,通过默读、自由读、分读、配乐读等方式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自然段的感悟中,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处景观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中间穿插各种图片资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动一动,然后在音乐声中自读自悟享受美。接着让学生站起来齐读该段,整体感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进行记忆。第四自然段的学习方法与第三自然段类似。只是教师退居幕后,让学生读、说,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九寨沟的神奇与美丽,被九寨沟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给陶醉。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体验、积累、内化语言文字,领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产生对朗读的兴趣。学生感在其中、悟在其中,对课文的感受深了,对九寨沟的赞美之情就情不自禁了。

这节课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对于学生的自主感悟教师应给予充足的时间,但这节课中学生交流的人范围较窄,朗读的时间虽然不少,但还不够。学习是为了运用,在最后一个环节活用、内化语言的活动“小导游活动”没有得到体现。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14

一、我能读准下面生字:

1、平舌音:错、扫、赛、早

2、翘舌音:事、张、照、晒、收、装

3、前鼻音:碗、全、关、完、换、员、变、棉、眼、帘、认、真、看

4、后鼻音:懂、胖、张、刚、墙、帮、等、情、躺、睛、装、病、另、兴、放、亮

5、轻声:孩子、我们、爸爸、奶奶、妈妈、听听、喜欢、什么、笑着、痒痒、明白、你们、事情、暖和、棉花、地方、怎么、月亮、点心、窗户

6、多音字:

都:dōu:都有、都是dū:首都、都市

了:liǎo:了解、了得le:走了、好了

好:hǎo:好人、好事hào:爱好、好奇

干:gàn:干活、树干gān:干净、干杯

铺:pū:铺床、铺路pù:当铺、床铺

还hái:还有、还是huán:还给、还钱

得děi:得亏dé:得到de:哭不得

和hé:和气hè:和诗huó:和面huò:和药hú:和了

7、近义词:

提议——建议到底——究竟喜欢——喜爱高兴——快乐

明白——知道暖和——温暖奇怪——古怪商量——讨论

红润润——红扑扑

8、反义词:

出来——进去秘密——公开喜欢——讨厌明白——糊涂

舒服——难受生病——健康愉快——悲伤离开——回来

湿——干收——放

9、读准并听写词语:洗手、认真、扫地、父母、母亲、爸爸、妈妈、奶奶、完全、开关、关门、鞋子、家长、看见、校着、画画、书画、笑话、高兴、开会、中午、百合花、合作、放学、放开、收拾、丰收、女子、太阳、天气、早上、来去、月亮、完全

10、一字开花:

父:父亲、父母、乡亲父老错:错过、认错、改错

事:故事、心事、好事改:改正、改动、改变

扫:扫地、打扫、清扫懂:懂事、听懂、听不懂

11、子女、眼睛、医生、喜爱、照顾、摆动、精彩、奇妙、欢乐、生气、另外、刚刚、漂亮、飘动、火车票、完成、公园、元旦、一直、植树、值日、一篇、满山遍野、扁担、青色、清水、请看、晴天、蜻蜓、心情、眼睛、自言自语、听得入了迷、乐得直叫、高兴得跳起来

二、我能读好下列句子:

1、感叹句:

A、我家看电视,可真有些奇妙!

B、奶奶,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

C、医生说您的病还没好呢!

D、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E、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阿!

2、疑问句

A、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有湿,干吗要晒呢?

B、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C、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

三、我能说,也能写:

1、洗碗筷扫庭院弹钢琴背书包看拍

2、红润润胖乎乎静悄悄红彤彤绿油油白花花

3、听听看看写写痒痒笑笑

4、我替爸爸。

我给妈妈。

我帮老师。

我为老师。

我为同学。

5、因为妈妈给奶奶晒了棉被,所以奶奶盖上棉被觉得很舒服。

因为小锋,所以奶奶。

因为,所以。

四、猜字谜:

半个月亮()

一眼(目)看歪羊尾巴()

家(宀)中有元宝()

女儿出嫁()

妈妈把马丢()

四、把下列词语拍成一句通顺的话。

(1)我们给常常浇水小树

(2)小明里教室扫地在

(3)小女孩一个妈妈生病照顾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15

社会关系善良者的烦恼

玉门市管庄学校李秀兰

在现代这个特殊的社会里,人际关系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前途以及幸福生活,而作为很少和外界打交道的教师则只能在关系网中望洋兴叹了。其实,兴叹到也无所谓,主要是一遇到麻烦事,则真地让人烦恼得怒火中烧,比如说,你要去办点事情,如果让人家知道你是老师,马上就会遭受白眼和冷淡,而如果你慌称自己是某某机关的,那么,马上人家就会对你另眼相看,这时,你会感悟什么是权势,什么是没有地位。因此,作为老师最好是无事,无病无灾,这样万事大吉,自得其乐,然而,这种情况似乎不太多,人生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这时,你就不得不硬着头皮,磨破脚皮,厚着脸皮,说破嘴皮地去跟人家打持久战,这时,你就会发现学校里对真善美的追求,到了社会上是多么地格格不入,这种“不入”很是让老师心中感到任务的艰巨和内心的烦恼。或许有人说,还有学生吗?学生也可以给你帮忙吗。一方面教师羞于知识分子的面子不愿意让学生帮忙,另一方面似乎有些掌握重大关系的学生也不肯为老师帮忙,因为老师没有东西给他嘛。所以,在关系大网面前,善良的老师只有一片烦恼了。

  20xx.10.5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