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优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优秀1【教材分析】
《白鹭》是郭沫若先生写的一首文质兼美、清纯自然,别有情趣的散文诗。作者以生动的笔调,清新的语言再现了白鹭的精巧和韵致。全文条理清楚,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作者善于运用形象和色彩来刻画事物,运用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使全文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是一曲自然美的颂歌。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四年多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而五年级的学生也会有一个兴趣偏向,那就是比较喜欢贴近自己生活的文章和轻松有趣的课堂,还要有个和蔼可亲的老师。同时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十分接近,学生很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的心情。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具有强烈启迪性的句子,既是学生学习、理解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情感爆发的源泉。而这些具有强烈启迪性的句子,五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也就需要抓住五年级学生喜欢轻松课堂,采用直观明了的方法帮助理解,引发学生学习思考。
【教学目标】
1、 .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本文学习,启发学生要善于从平凡中发现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热情。
【重点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本课时的
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杜牧的诗句:霜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让学生自由读读,读完后说说自己对白鹭的认识。)其实,许多伟大的作家就是善于从那些平凡普通的事物中发现不一样的美,比如郭沫若老先生就能够从平凡的白鹭身上发现它的美丽,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板书课题:白鹭)
2.他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鹭》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读课文。作者笔下的白鹭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自主探究
(1)你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美得像一首诗?谈谈你的理解。
(2)学生汇报教师适当点拨体会白鹭外形的和谐美:
A.(师播放白鹭以及白鹤、苍鹭朱鹭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白鹭的美:精巧。
师点拨:作者拿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作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更突出了白鹭的身段大小是那样的恰到好处)
B.第5自然段:
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白鹭的?美在哪里?有没有缺点?文章里是怎么写的?重点语句: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设计意图:便于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的含义,从而体会白鹭的'完美、协调、精巧。 】练习读一读这句,读出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形体美得恰到好处。(学生练习品读)
【设计意图:在读中体会白鹭的完美,体会白鹭外形的和谐美】
过渡:课文中除了描写白鹭外形的精巧之外,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白鹭的美?
体会白鹭钓鱼的画面美:C.合作探究:第6自然段中,如果把“钓”换成“啄”字可以吗?好不好?(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成了钓鱼,仿佛一两位白衣少年在垂钓,那么悠闲,充满情趣。)
(3)教师小结
作者笔下的白鹭不仅外形优美,而且还是一只懂得享受生活的白鹭,它的美不仅美在眼里,更像一首诗一样美到人的骨子里。这么美的白鹭我们能不喜爱吗?能不赞美一番吗?(齐读最后一结通过今段)让我们踏着音乐再次去欣赏一下白鹭诗一般的美丽吧。(出示图片)
四、小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美无处不在。
五、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白鹭
颜色
身段的精巧
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订正。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寻常常见
忘却流线型结构青色清晨安稳悠然黄昏恩惠美中不足散文诗
2.抽查背诵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白鹭是一首(诗),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白鹭的精巧体现在那些地方?指名答。【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把握情况,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
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板书:精巧的诗
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语言精炼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意境。)
3.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 ]
4.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第二小节--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第三小节--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 ……此处隐藏12223个字……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10、小结:不管是早晨、白天,还是黄昏,不管是白鹭觅食、栖息,还是飞行,白鹭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虽然它不会唱歌,但它那么美,本身就是一首无声的歌,怪不得作者那么喜欢白鹭,要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赞美它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11、让我们借用作者的语言,再一次来赞美一下白鹭,齐读1、10节。
12、你还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它?(学生说话训练)
13、再次出示杜牧的诗,让学生读读,体会白鹭的美。
14、不管是杜甫也好,杜牧也罢,还是郭沫若,他们都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白鹭,让我们把他们的精彩语言复制到自己的头脑里去。(自由选择内容,练习背诵)
三、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试背杜牧的那首诗。
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优秀8一、复习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郭沫若先生的作品《白鹭》。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1—5自然段,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板书:一首精巧的诗)
2、引读第二节:是啊,颜色的配合——,引读第五节:那雪白的蓑毛。正因为白鹭的外形那样和谐、素雅,所以我们说它是一首精巧的诗。(板书:和谐素雅)
二、引入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这首精巧的诗中有着怎样的画面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把课文拿出来,自己读6—8节,看看能从这几节中找到几幅优美的画?请用简洁的词给它们起个名字。(板书:钓鱼、瞭望、低飞)
2、鸟儿觅食、栖息、飞行是鸟儿的天性,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可是作者笔下的这些寻常事却别有一番情趣。默读6—8小节,你的头脑中浮现怎样的画面?说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面?为什么?(出示:“读了第____节,我仿佛看到_________)
三、学习课文6—8节
(一)学习第6节
1、(出示第六节)
2、教师引导:
(1)”钓鱼“,白鹭也成了悠闲自在的钓鱼先生了,请你读第一句好吗?(指导读好:清水田里,悠闲的白鹭伫立着,正在静悄悄地等着小鱼游过来呢,再读)
(2)指导:普通的水田被白鹭一点缀,都成了一幅精妙的画了。谁还想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清水、白鹭、绿田,一幅多么雅致的画!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这幅画。
(3)(第二句话)鸟与自然相处得如此融洽,这就叫——和谐,和谐就是美。相信你读这一句,一定能把它读好。指名再读。
(4)是啊,正如白鹭的身形一样,是恰倒好处,增一点儿则。(生背)而这里”田的大小好象是有心人专门为白鹭而设计的“,同样,这也是恰倒好处的。那么你是否也能照这样的句式来阐述这一”恰倒好处“呢?(出示句子训练)
(5)我们来看一看这幅和谐的画吧。(图片)你能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吗?
3、总结:这清水田里的钓鱼、碧水中的倩影,这一幅”白鹭钓鱼图“,充满了宁静而灵动、和谐而素雅的韵味。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一节。
(二)学习第7节
1、回到刚才的话题(出示:“读了第____节,我仿佛看到_________)
2、(出示第七节)这幅画也很美,喜欢吗?为什么喜欢?(生交流)
2、引导:
(1)白鹭独自站在小树的最高处,就是小树的绝顶。风儿吹来,小树轻摇,白鹭也随之轻荡,就像荡秋千一样轻悠自在,课文把这种感觉说出来了,你能把它读好吗?指读,再指读。
(2)人们说它是在瞭望,它真的是在了瞭望吗?它或许在干什么?(图片)
感人的想象、丰富的想象!或许还有很多或许,耐人寻味。想着白鹭黑亮的眼睛,读好这句话。
3、总结:(播放课件)天刚放亮,白鹭就舒展开沉睡了一夜的翅膀,欣欣然飞向蓝天、碧野、树丛,洁白素雅的身影在天地间点缀出迷人的景致,就像这小树绝顶的瞭望,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女同学读,男同学读。(配乐)
(三)学习第8节
白鹭的美远远不只这些,(播放课件)斜阳中晚归的农人,村庄里袅袅上升的炊烟,再加上黄昏空中低飞的白鹭,这分明是一幅舒展、飘逸的白鹭归巢图,怎不让作者看得如痴如醉呢?让我们一起也来享受一下这乡村的一大乐事。齐读。
此情此景,那么迷人,那么富有诗意。你能为这幅画配上相宜的诗句吗?
(四)小结
(图)这清水田里的.钓鱼,这小树绝顶的瞭望,这黄昏空中的低飞,分明是一幅幅绝妙的图画,这图 (板书)
这三幅画面,包蕴着浓郁的诗意,是无声的画,是心灵的诗。其实,在白鹭的生活中,美丽的画面远不止这些,请展开你丰富的想象,白鹭的生活还会出现那些美丽的画面,你可以用一个词或一句诗来简单描述。(嬉戏翩翩起舞。)
四、学习第9节
1、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因为白鹭不会唱歌。但白鹭的外形这样和谐素雅,行动这样高雅舒展,它本身不就是给人带来快乐的无声的歌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看着这一首无声的歌,想象着它每一幅动人的画面。看完了有什么感想,请你用笔把它写下来,写一句两句就可以了。
2、学生充满感情地交流自己的作品。
3、老师看了这些画面,也很有感想,所以也写了一首诗,读给大家听。
像画一样悠然
似歌一样优美
如诗一样精巧
从遥远的时光里
翩翩而来
在青山绿水的背景上
自由舒展
悠然地
把一方净土点缀成
难以言喻的仙境
4、小结:白鹭美吗?妙吗?我想现在我们一定能把所有的感受浓缩到这句话中。齐读: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5、教师结合板书小结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和谐、素雅。
清水田里的钓鱼,
小树绝顶的瞭望,
黄昏空中的低飞。
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五、拓展
1、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一首美不胜收的诗。其实,从古到今,有许多文人墨客都把白鹭当作吟诵的对象。唐代诗人杜牧就写过一首《鹭鸶》:
鹭鸶
杜牧
霜衣雪发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
齐读。
点评:杜牧写的群鹭,是一种热烈的美,郭沫若写的是一只两只白鹭,是一种高雅脱俗的美。两文所构成的意境不同,也体现了两人不同的心境。
2、总结:如果现在,有人问你自然界有什么动物能给你带来美的享受,我想你一定会想到它——像诗一样精巧的,韵味无穷的白鹭。
六、作业:
1、背诵文章的优美章节。
2、用诗一般的语言赞一赞其它小动物。
试试看,祝你成功!
板书:16白鹭
和谐素雅
白鹭钓鱼图
精巧的诗白鹭瞭望图韵味无穷的诗
白鹭低飞图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