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时间:2025-09-06 16:14:44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A、养成自立的生活态度,培养自立自强精神。

B、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和优势,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树立充分的自信。

C、以自立、自信、自强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克服依赖心理,做生活的强者。

2、能力A提高自理自立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B面对遇到的困难,学着靠自己的力量支解决,逐步培养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

3、知识

A认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重要作用,理解自尊、自信的关系,懂得只有自立才能走向自强。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少年需自立。

难点: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三、教学活动:

(一)导入环节设计——情景引路,激发兴趣学生阅读材料: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

思考:

1、在夏令营的较量中,中日学生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2、这次较量结果如何?怎样才能赢取下一次较量的胜利?

教师:中国孩子的娇生惯养,早已有目共睹。不仅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有不少孩子因为上学放学车接车送,甚至连脚也快不能走了。草原探险夏令营里中国孩子的表现令人失望,有其必然性。平常吃不得一点苦,耐不得半点劳,难道到了探险夏令营里就会吃苦耐劳了么?就象吃苦耐劳要在天长日久中养成一样,娇生惯养也是潜移默化的。中国的孩子并非天生的吃不得一点苦,耐不得半点劳,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平时不愿孩子吃一点苦、耐半点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瓜豆效应”讲的并非只是种庄稼。

同学们,你们说我们中国的青少年再不努力的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还能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吗?我们自己能有立足之地吗?那么,什么是自立呢?你对自立是怎样理解的呢?

(二)探究环节设计——师生互动感悟真理。

1、阅读:陶行知先生的《自立歌》

思考:什么叫自立?(导入课题)

2、众说纷纭:你认为哪些事情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呢?

阅读:P87第一段,自立意味着什么?

3、出示材料二:张华的故事

学生续写故事,并进行交流。

教师进一步点拨:上大学的生活会发生什么事呢?

师总结:他独立生活怎样,能帮助同学吗?会交到朋友吗?对学习有无影响?

得出结论

依赖→独立生活能力差,心理自卑,性格孤僻。

4、学生读课本P17页

5、出示材料三:洪战辉的故事

学生思考:洪战辉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7、师提问:怎样才能做到自立呢?出示P78,郝丁的例子。

引导分析:18岁后郝丁有何不同,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8、教师:出示“孩子,我帮你”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事情:

当我们想洗干净自己的.衣服时,妈妈说“我帮你”。当我们因为同学间矛盾产生烦恼时……当我们为了一次春游做准备时……妈妈依然说:“孩子,我帮你……

师总结:父母横在前面,显得困难,不能自立。

9、两生表演“孟浩要参加足球赛,妈妈阻止,孟浩怎么办?师总结后问:是不是所有的事都自己决定,不再听取别人意见,一意孤行呢?生集体回答。

(三)巩固小结:

(四)练习:

四、板书设计环节——水到渠成,一览众山

自立的含义

少年需自立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自立的作用

自立才能走向自强自己的事情

自己做克服依赖性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

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

五、巩固反馈设计→擦亮眼睛,升华生活。

(1)选择题:

1、自立意味着——安排自己的生活(B)A父母

B独立

C学校

D他人

2、下列哪些是自立表现(C)

①衣服自己洗

②房间自己整理

③照抄他人作业④遇到问题独立思考

⑤早睡早起,不要妈妈叫醒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 (2)判断

1、培养自立能力的最基本途径是多读一些名人自立的事例。(╳)

2、独立做主,并不意味着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

(3)材料分析

1、洛克菲勒是世界石油美孚的创始人,他的出名不仅出于美孚,还出于他教育子女的一套方式——当他的孩子在12岁之前,作为世他,很少给孩子零花钱,当孩子缺钱时,他鼓励他们去打工,而不是给钱,既不让他们有富门子弟的思想,又不娇生惯养,这大概也是他的财团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吧!

读了这则故事,你的感想是:

(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我们应摆脱对父母、他人的依赖,提高自立生活能力,从而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创造美好生活。)

2、征途上

在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中,一位中学生A则走了几里路,就病倒了,蜷缩成一团,瑟瑟发抖,一见医生就泪如滚珠,于是被送回大本营,而另一位学生B,路上肚子痛,脸色花白,汗珠如豆,当领队让他放下背包时,他却说:“我是来锻炼的,如果当逃兵,那是耻辱,我怎么回去向老师和家长交代,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

思考:

(1)A、B两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同时面临生病,为什么两人的表现截然不同?

(2)你欣赏哪位同学做法,为什么?

(3)你认为造成A同学这样做法的原因是什么?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2

导入单元教学:

同学们,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自尊自信对于一个人成就事业、实现奋斗目标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而要真正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必须能自立,必须图自强。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们,请问,你是一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吗?你想做一个真正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吗?那么,什么是自立自强呢?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一个能自立、自强的人呢?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能自立、自强的人呢?这就是我们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第三课 走向 ……此处隐藏14513个字……们学会自我服务性的劳动,逐步做到生活基本自理。本课着重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克服依赖思想。

教法建议:

1.建议教师课前做一些调查,了解学生自我服务性劳动的情况,包括学生的实际表现、家长的态度、家长对学生的有关评价以及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等,以便教学有的放矢。

2.教学中,应遵循鼓励性原则,对做得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坚持去做。对能够认识到不足并有决心改正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增强每个学生的信心。

3.教师应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可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如自己的事自己会做怎么好,不会做有什么影响等;可针对本班学生主要问题增补一些辨析练习;可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如把做得好的同学的录像演示给大家看,听家长表扬孩子的录音,给榜样戴大红花等;还可开展相关的活动,如组织穿衣、叠被、系鞋带、洗手帕等比赛,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第九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爱劳动的表现,是光荣的。

情感:

愿意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行为: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做的自己做,不会做的逐步学着做。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克服依赖思想。

教学难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教育过程:

一、说一说(“说一说”中的内容)。

提问:同学们,早晨起床后,穿衣、叠被是你自己做的吗?

师:有这么多同学都自己穿衣、叠被,我们给这些同学鼓鼓掌。

二、学一学:(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道理。)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出示春生头像),他的名字叫春生,今年也上一年级,请你们听听他的故事。

出图1(背景:春生家中。春生的动作图,随讲故事贴上。)

师:这天早晨,天还没有亮,四周静悄悄的,春生在被窝里甜甜地睡着。过了一会儿,他家的大公鸡叫了起来,春生被惊醒了。他揉揉眼睛,坐了起来(出示坐起的春生),撩开窗帘(演示撩窗帘),啊!窗外,一轮红日已经从东方升起,大公鸡正昂头叫着,原来起床的时间到了。

1.说一说:春生现在该做什么了呢?(出示衣服,并贴春生穿衣图)他等着别人帮忙了吗?

板书:不等帮忙自己穿(衣服图)

春生为什么不等别人帮忙,自己穿衣服呢?如果奶奶要帮春生穿,他该怎么做呢?

看!他穿得又快又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小结:

穿衣服是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春生每天起床后都自己穿衣,已经养成习惯了。

过渡导语:

还有许多事情也是自己的事,应该由自己来做,比如系鞋带。下面就来看看春生的鞋带开了,他是怎么做的。

出图2(活动图)

师:这天,春生正在上体育课,踢着踢着球,他发现鞋带开了。

1.提问:他用别人帮忙了吗?

板书:不用帮忙自己系(鞋带图)

他为什么不用别人帮忙呢?那如果鞋带开了,春生不会系,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师:我们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不用别人帮忙,这样在生活中会感到很方便。就在春生系鞋带的时候,从远处飞来两只小鸟(出示小鸟图)。小鸟见春生自己系鞋带,会夸奖他什么呢?旁边的老师,同学为什么笑了?

过渡导语:

由于春生年龄小,还有许多自己的事不会做,该怎么办呢?

出图3(活动图)

1.提问:

图上的春生在做什么?他靠妈妈帮忙了吗?

板书:不靠帮忙自己洗(袜子图)

妈妈就在旁边,春生为什么不靠妈妈帮他洗呢?

2.小结:

春生不会洗衣服,他先学洗手绢、袜子,逐渐就学会洗衣服了。

3.提问:

妈妈和太阳公公为什么笑了?

师:他们也在夸春生呢!春生不仅受到了妈妈和太阳公公的称赞,连同学也在夸他呢!

出图4

1.同桌互相说说:

你知道老师和同学在夸春生什么吗?

2.小结:

他们都在夸春生是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爱劳动的好孩子。

板书课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请同学代表为图4中的春生戴上一朵“爱劳动”的小红花。

师:让我们都来向春生学习吧!

老师领读课文。

三、看一看(“看一看”中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知道还有哪些事也是自己的事。)

1.想想:

图中小朋友做的事,你会做吗?

2.请同学在自己会做的事情的图旁用红色水彩笔画一面小红旗,不会做的事情先空着,以后做到了再画。

四、听一听:(进一步说明为什么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看书(“听一听”中“小花猫”的故事图)

听录音(课文)

1.小组交流:

小花猫为什么哭了?猫妈妈问他时,他会怎么说?妈妈会说些什么?

听完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小结:

如果自己的事自己不会做,又不学,总依赖别人,一旦离开别人就没法生活。不仅自己要吃苦头,别人也不喜欢你。自己的事一定要自己做,不会就学,从小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小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过渡导语: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小朋友做得怎样。

五、说一说(“说一说”中的内容)

1.小组交流:

图上小朋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小结:

图1、3中的小朋友不让奶奶给自己梳头、盛饭,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图2、4中的小朋友让爷爷替自己拿书包,让爸爸为自己削铅笔,没有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六、比一比(“比一比”中的内容)

进行具体的行为指导。

1.请几位同学到前边比赛。

(1)整理书包。

(2)系鞋带。

2.请比赛中表现好的同学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

3.小结:

由于这位同学平时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在今天的比赛中他们表现很好。让我们都来向他们学习,做一个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

七、总结:

1.说说学完这课书,你知道了哪些事情是自己的事情?为什么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2.总结: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使自己生活方便,少给人添麻烦,从小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自己的事情会做的,要不等、不用、不靠别人的帮忙,自己做;不会的事情要学着做。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