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随笔

时间:2025-08-16 23:42:23
幼儿教育随笔[通用14篇]

幼儿教育随笔[通用14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教育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教育随笔 篇1

幼儿园的老师,每天面对几十名孩子,在这几十名孩子中,有文静的、有漂亮的、有调皮好动的……,对每一个孩子是不是给与平等的爱,就拿我自己来说,有的`孩子天生漂亮,我就喜欢他们,有的孩子模样不乖,还很调皮,我就不喜欢他,也不亲近他。

我们班里有一个小朋友,他叫郭贤之,皮肤很黑,眼睛很小,我一点也不喜欢他,也不经常和他说话。

有一次户外活动,我有意的去拉了一下他的手,他显得特别高兴,孩子们也主动来拉他的手,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第二天,郭贤之的妈妈来送他,对我说:“老师,昨天孩子回家特别高兴,说老师和小朋友都拉他的手了,老师很喜欢他。”听了他妈妈的话,我的脸上火辣辣的,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心里非常难过。从此,我改变了自己,对班里的每一个孩子,我都给予同样的真诚,同样的爱。

  幼儿教育随笔 篇2

美美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很漂亮一看就知道不便宜,大家都夸她。第二天,丽丽竟然也穿了一件一样的。我感到很惊奇,因为丽丽的家境并不好,爸爸妈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按常理来说,他的父母是不会给他买这么贵的`衣服的。所以放学后我便打电话问了一下。结果令我很震惊。丽丽竟然哭着喊着要买不买就不去上学了,父母没办法只好给她买了。其实我也是生活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父母的艰辛我深有体会,所以从小我就不乱买东西。今天莉莉的例子给了我很大的震惊。

面对孩子的攀比,家长们往往很无奈,我认为,这主要是这些家长成长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没有过类似的攀比经验,面临的个新问题;同时,他们没能对孩子的攀比意识或行为做到正确归因。其实孩子们的攀比也许是一种“从众”心理,父母要及时认清,防止孩子这种心理的继续“恶化”。

在时代发展迅速的今天,也许谁都有攀比心理。到我们仍应该努力改变,为孩子们做一个良好的榜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幼儿教育随笔 篇3

刚开学的第一周,我们小托班又多了许多可爱的新面孔。他们时常会让我绞尽脑汁变着花样的让他们更加喜欢我。同时,我也爱上了他们。不得不说他们就是每个家长心中的宝贝疙瘩,真的是实至名归。所以,作为他们在幼儿园里的妈妈我对他们也是爱不释手,相当疼爱了。

在开学的第二天里,我就开始慢慢的让他们接触到一些常规了,他们慢慢学会了大小火车站队,还会点名时答到了。效果很是很让人满意的.。在点名答到的过程中,我们班刚刚到的一位小宝宝倒是惹起了很多奇异,当我点到“姝炎”小朋友的名字时,只见他一声不吭反而扳着自己的板凳往后倒。当时我以为他在玩没听见。我又点了一次她的名字。它又是同样的动作往后倒。这是我才理解到他可能不理解我的意思,我就开始慢慢的给他讲这个意思,可能是他小的缘故,每次点名他都会慢慢板着自己的小板凳往后倒。有时候想想像这样类似的事情会发生很多,原因也有很多,可能是宝宝小的缘故,也许是他能够理解但是太循规蹈矩他又不是很喜欢反而故意为之。无论是那种可能,我们都需要慢慢的引导而不是强制接受。其实,想想幼儿园的宝宝就应该这样,无忧无虑,天生励志,用童真童趣的每一天去度过五颜六色童年。

说笑一笑十年少,我觉得这个古谚语真的很有道理。面对宝宝的一些搞怪举动我们不必着急上火,也可以用一种童趣去理解他们接受他们,这样反而会使得气氛更活跃。其实,大人们在处理一些矛盾时,何不借用一下小宝宝们的童趣去缓和一下呢,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幼儿教育随笔 篇4

对于小班的宝宝来说,在刚入园时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非常的陌生。当爸爸、妈妈送下他们走后,由于他们对环境不熟悉,所以都会坐在活动室内不停地哭闹。为了转移他们的视线让他们少一点伤心,我们会想好多办法,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玩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天气好的情况下,我们就会带着宝宝们去院子里、操场上观察周围的变化,了解周围环境,让他们尽早的适应幼儿园的一切,孩子们因为玩的高兴哭闹的也就少了。

宝宝们玩的高兴了,可是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可遭殃了。刚开始的时候宝宝们可感兴趣了,都在和同伴找小蚂蚁,可是过不了多久,宝宝们就自己玩起来了。这时,我看见家兴和英贺两个宝宝玩的不亦乐乎,我走过去一看,地上有好多的`树叶,我生气的问:“是谁摘的?”可是没有回答我的。于是,我蹲下指着旁边的小树说:“你们看树妈妈在向你们打招呼呢!我们听一听树妈妈说了些什么?”看着宝宝们都很感兴趣,我接着说:“树妈妈请老师告诉小朋友,不要在摘它的树叶宝宝了,它会很心疼、很难过的。”我刚说完就听见宝宝们说:“我没有摘小树叶,我也没有摘小树叶。”我说:“树妈妈会非常喜欢你们的!”我偷偷的看了看家兴和英贺,他们低下了头,肯定知道自己做错了。

  幼儿教育随笔 篇5

我班的孩子很愿意听故事,今天又要求我给他们讲故事,我突然想何不让他们自编自讲故事呢?于是,我让孩子们自编自讲故事。一位小朋友上来讲:“一天,有一只小猴,它跑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刚讲到这里,下面的小朋友就叫了起来:“不对不对,是小白兔去采蘑菇,小猴怎么去采蘑菇呢?”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把这位讲故事的小朋友搞的十分尴尬,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用求助的目光望着我。这时,我便用手势让幼儿安静下来,然后我说:“老师和你们一起想一想,为什么小猴就不能去采蘑菇,而只有小白兔才能去采蘑菇呢?”顿时,小朋友们又马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小猴不爱吃蘑菇,就不去采呀!”“小猴应该爬到果园里摘果子呀”听了他们的话,我没有否定他们的说法,而是要求小朋友们试着动一下脑筋,从另一角度去编这个故事。我提示:“现在小猴确实是去采蘑菇了,它会爬树,会摘果子但它也会采蘑菇,请你们一起来编这个故事,看谁编的好。”小朋友们听我这么一说,各个睁大眼睛,动起脑筋。

过了五分钟,我请他们自由发言,有的说:“小猴经常吃果子,吃腻了,想换换口味,就去采蘑菇了”有的说:“小猴和小白兔是好朋友,它知道小白兔生病了,就帮它去采蘑菇。”还有的说:“小白兔过生日,小猴想采些蘑菇送给小白兔做生日礼物。”听了这些发言,我心底里感到高兴,他们的发言不但内容丰富,词语用的'恰当,而且思想内容也很好。

通过这次创编故事尝试,我认识到在幼儿教育中,不能墨守成规,不能让老框子把孩子们的思维束缚住,我们应让幼儿在愉快的情景中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语言能得到最佳开发。

  幼儿教育随笔 篇6

区域活动时,宇宇把凯凯的脸给抓伤了,对于孩子犯错,作为老师应该给予批正。我批评了他,并且让他向小朋友道歉。临放学时,我怕他带着情绪,让家长误解,我说把今天你 ……此处隐藏1745个字……0

以前,每当别人问我当好一名幼儿老师,最基本要什么的时候,我都会毫不犹疑回答:“细心、耐心、爱心。”可现在我要加上一点:童心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面对年龄越小的幼儿。因为我现在担任的班级是小小班,在与他们相处的一个段时间里,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当我第一次在新生开放日那天看到那些小不点,我就喜欢上了他们.看着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我当时就跟自己说:“我一定会好好地保护他们、疼爱他们。”开学之后,在我们老师细心照顾、耐心教导、爱心呵护下,他们都基本上虽然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就在我感到欣慰的时候,家长跟我反映了一些情况:幼儿早上都不是很愿意上学。听完家长的情况,我进行了反思,可是我还是找不到问题出现在哪里。就在我感到百般无奈的时候,家长的一句话又给了我启发:“郭老师,我们东东说昨天你跟他玩皮球玩得很开心,所以他今天要早点上幼儿园玩皮球。”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我开始能找到一点头绪了:可能是因为刚开学不久,我们只是顾着帮助他们适应环境,让他们不哭不闹就行,忽视了他们的童心—爱玩,没有陪他们玩。加上他们年龄偏小,交往能力较差,很多小朋友都只是顾着自己玩玩具,不懂得找朋友一起玩,所以他们就觉得幼儿园是个没趣的地方,老师也是个没趣的人。

为了证实我的推测是对的,我在之后的日子里开始和他们进行一系列的玩:在操场上和他们一起赛跑;在他们玩滑滑梯时,我大声地给他们打气;在他们踢球的时候,我就当龙门;在他们开火车时,我就当火车头;在玩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时,我就是追捕他们的“大灰狼”.

  幼儿教育随笔 篇11

一天上午,孩子们入厕回来在洗手,洗完手的幼儿正用自己的小毛巾擦着,一条毛巾掉到了地上,他们都装作没看见,有的绕过这条毛巾去拿自己的用,还有的用脚踩着人家的毛巾过去,我看在眼里,气在心里,我赶紧捡起了毛巾拿在手中,询问这几个装作看不见的幼儿:“你们为什么不把毛巾捡起来?”他们个个理直气壮地说:“毛巾又不是我的,毛巾又不是我弄下来的,干吗我捡。”这时我才联想到班里发生的一幕幕,玩具玩完了没人放回原处,图书掉在地上没人拾,椅子倒了也没人扶每次活动小结,我都反反复复提醒幼儿干这干那,但他们的理由都很充分,这不是我玩的玩具,这不是我弄到的小椅子。

我想,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大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只知道让别人来帮助自己,却不懂得主动去帮助别人,自私、互助意识淡薄。根据孩子们的这一表现,我自编了一个幼儿易懂的动物小故事,讲给他们听。听后,又让幼儿一起讨论。讨论时,我发现那几个孩子有点难为情并低下了头。自此以后,我不断编类似的故事给他们听,让他们学着讲,还别说,我们的'幼儿在活动后基本上都能把图书、玩具收拾好,有几个不爱动的孩子,在他们的带动下,也能尝试着跟他们学习了。

看来反反复复的提醒、督促收到的效果是甚微的,只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的需求,采用幼儿易懂、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才能收到有效的效果。

  幼儿教育随笔 篇12

1、有趣的童言

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大大小小的蛋宝宝》,孩子们今天显得特别兴奋,也许对这节课我的设计很感兴趣,也许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蛋蛋”很热衷,在和孩子们一起认识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时,先认识它们的妈妈——鹌鹑、鸡、鸵鸟等。对鸡的概念,大多数的`孩子念“大公鸡”,这时煜寒小朋友歪着小脑袋,有模有样的说:“不对,公鸡是男的,男的不会生宝宝。”“噢”很多孩子似乎明白了什么似的,点点头随声附和着,“那就是大母鸡的蛋,母鸡是女的”。在区分蛋宝宝的大小时,我的设计是让孩子能通过蛋宝宝头顶上的彩带颜色来指出谁大谁小,出示图片后,我问:“哪个蛋宝宝是最大的?”我用手指指彩带给孩子以启示,不料煜寒小朋友却是高声说:“蛋爸爸最大”,几乎同时孩子们随声说:“蛋爸爸最大,蛋娃娃最小”。“咦,蛋妈妈最漂亮来着”又是一个小机灵,孩子们高兴地议论着,解说自己所观察到的。我随着孩子的发现,追随着孩子的兴奋点,很顺利、很充实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内容。

三四岁的孩子,已有了自己独道的见解,我们作为老师,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导作用,要有善于倾听的心智,在活动中老师要追随孩子,不是孩子围着老师所拴的线来转,要不失时机的来教孩子认知。

  幼儿教育随笔 篇13

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家人更多的关爱,而那些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责骂甚至不理不睬,但往往事实却恰恰相反。细细的回想起来,其实往往是那些喜欢调皮捣乱、一声不吭、总是轻轻的低着头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父母、家人、朋友的关爱。

杨俊麟是我们大大班特别活泼、可爱、阳光、帅帅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白白的皮肤,肉肉嘟嘟的小脸,看上去很讨人喜欢,是班上出了名的“漂亮儿子”,在家里家人也十分的宠爱他,经常抱他、亲他,对他的要求也事事满足。但他同时也是班上最让我头疼的调皮小王子,对于老师的批评从来都不听,总是一张得意洋洋的小脸。组织教育活动时,他总喜欢东摸摸西摸摸,老是找其他小朋友讲话;户外游戏活动时,总是不听老是的口令,四处乱跑,不会跟着队伍走,当然也不会积极的来排队,总是让我又担心又气愤。在我的观察中,杨俊麟是个很希望大家注意到他的孩子,每次请小朋友当值日生他都表现得特别积极。在开园的第二周满足了他的积极性,让他当了值日生,这个周的他变化一下就大了,吃饭速度变快了,上课会举手回答问题了,居然连睡觉入睡都快多了,让我们几位老师看到心里尤其的开心。陈老师说:“他呀,就是需要鼓励,瞧,表杨他的进步,给他一点鼓励,多给予关注,进步大多了。”确实,多关注孩子,寻找适合他特有的教育方法,是更好的教育好孩子的要点。想想班上一直低着头不说话的陈扬、调皮捣蛋的冉洪银、胆小的石秋果等等,都是需要我们的关注。

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喜欢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是我们的教育精神灵魂,爱是我们的教育最有利的武器,让我们多一点爱心,多一些赏识,多关爱一下调皮的孩子吧!你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阳光总是暖暖的,每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的“阳光”、家人的“阳光”、朋友的“阳光”将他们照得暖暖的。

  幼儿教育随笔 篇14

牛牛是今年刚刚插入我班的孩子,虽然刚开始他不太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但现在已经不那么怕上学了。但是,今天下午牛牛来园哭了,不愿意松开妈妈的衣服,原来上午,牛牛的爸爸给他送橡皮泥,在教室门口只跟我们打了个招呼,就离开幼儿园了,起初我们以为孩子没有看到,谁知道一会他就哭了,更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今天下午他居然不愿意来幼儿园了。

从这件事情观察来看,牛牛小朋友是因为心理的担忧而造成了影响,他害怕家人不接他回家,我们通过与他的谈话疏缓了他的紧张情绪,让他明白家长这时候来幼儿园只是送东西而不是到了放学的时间,并安慰他今天放学爸爸妈妈会很快来接他。同时带他参加到同伴的游戏活动中,让他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从而疏缓了心理的紧张。我认为作为小班的老师更应该注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与心理的安慰。

《幼儿教育随笔[通用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