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精)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1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科学。它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说,学好数学对于我们每个同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一、平时的数学学习:
1、课前认真预习。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得听老师讲课,通过预习,掌握度要达到百分之八十。带着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去听老师讲课,来解答这类的问题。预习还可以使听课的整体效率提高。具体的预习方法:将书上的题目做完,画出知识点,整个过程大约持续15-20分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练习册做完。
2、让数学课学与练结合。在数学课上,光听是没用的。当老师让同学去黑板上演算时,自己也要在草稿纸上练。如果遇到不懂的难题,一定要提出来,不能不求甚解。否则考试遇到类似的题目就可能不会做。听老师讲课时一定要全神贯注,要注意细节问题,否则“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3、课后及时复习。写完作业后对当天老师讲的内容进行梳理,可以适当地做25分钟左右的课外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其课外题内容大概就是今天上的`课。
4、单元测验是为了检测近期的学习情况。其实分数代表的是你的过去,关键的是对于每次考试的总结和吸取教训,是为了让你在期中、期末考得更好。老师经常会在没通知的情况下进行考试,所以要及时做到“课后复习”。
二、期中期末数学复习:
要将平时的单元检测卷订成册,并且将错题再做一遍。如果整张试卷考得都不好,那么可以复印将试卷重做一遍。除试卷外,还可以将作业上的错题、难题、易错题重做一遍。另外,自己还可以做2——3张期末模拟卷。
三、数学考试技巧:
如果想得高分,在选择、填空、计算题上是不能丢分的。在考数学的时候思想不能开小差,而且遇到难题时不能想“没考好怎么办啊”等内容。在通常情况下,期末考试的难题都是不知道怎么做,但有可能突然明白的那种。遇到这种题目要沉着冷静,利用题目给你的一切条件进行分析,如这次考试有两个空白的钟,还有去年七年级期末的几题填空。这些条件都对你的解题有很大帮助。在期中、期末考试中有充足的时间,将自己的速度压下来,不是越快越好,争取一次做成功。大概留35分钟的时间检查。
最终提醒大家:多做题有一定作用,但上课听讲、认真答题及提高准确率、总结经验才是最重要的。还要将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当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2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
2、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3、去、添括号法则:
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4、一元一次方程:
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5、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1、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央;
首±尾括号带平方,尾项符号随中央、
2、因式分解:
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分组,细看几项不离谱,两项只用平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阵法熟练不马虎,四项仔细看清楚,若有三个平方数(项),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五项、六项更多项,二三、三三试分组,以上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看清楚、
3、单项式运算:
加、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算分得清,系数进行同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行、
4、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候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改向别忘了、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小大、大小取中间,大小、小大无处找、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
大(鱼)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3重要考点
1.相似三角形(7个考点)
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考核要求:
(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
(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
考点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
考核要求:理解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一些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
注意:被判定平行的一边不可以作为条件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使用。
考点3: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考核要求: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基础,抓住相似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考点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预备定理、三个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较好地应用。
考点5:三角形的重心
考核要求:知道重心的定义并初步应用。
考点6:向量的有关概念
考点7: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考核要求:掌握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5个重要考点
2.锐角三角形(2个考点)
考点1: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
考点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
(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
(2)会用锐角互余、锐角三角比和勾股定理等解直角三角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应当熟练运用特殊锐角的三角比的值解直角三角形。
3.二次函数(4个考点)
考点1: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有关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常值函数
考核 ……此处隐藏9884个字……p>
2、如图,OB⊥AB,OC⊥AC,垂足为B,C,OB=OC,AO平分∠BAC吗?
3、如图,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为两块,他是否可以只带其中的`一块碎片到商店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呢?如果可以,带那块去合适?为什么?
4、如图,已知AC∥EF,DE∥BA,若使△ABC≌△EDF,还需要补
充的条件可以是
5、已知AC=DB, ∠1=∠2.求证: ∠A=∠D
6、如图,已知,AB∥DE,AB=DE,AF=DC。请问图中有那几对全等三角形?请任选一对给予证明。
7、如图,已知E在AB上,∠1=∠2,∠3=∠4,那么AC等于AD吗?为什么?
8、已知,△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D在一条直线上求证:BE=AD
9、求证:有一条直角边和斜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10、将纸片△ABC沿DE折叠,点A落在点F处,已知∠1+∠2=100°,则∠A=度;
11、如图6,已知:∠A=90°,AB=BD,ED⊥BC于D.求证:AE=ED
三轴对称
1、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2、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3、轴对称的性质:①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④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纯粹性)。
逆定理: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完备性)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集合定义:线段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是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5、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小结: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
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道线最短?
6、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7、等边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0 。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①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练习1:在△ABC中,AB=AC时,(1)∵AD⊥BC
∴∠ ____= ∠_____;____=____
(2) ∵AD是中线
∴____⊥____; ∠_____= ∠_____
(3) ∵ AD是角平分线
∵____ ⊥____;_____=____
2、如图1,AD是△ABC的角平分线,BE⊥AD交AD的延长线于E,EF∥AC交AB于F,求证:AF=FB.
3、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 cm和6 cm,则它的周长为:
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则底角为___________.
5、已知:如图5,AB=AC,BD⊥AC.求证:∠DBC=1/2∠A。
6、如图6,在△ABC中,AB=AC,在AB上取一点E,在AC延长线上取一点F,使BE=CF,EF交BC于G,EM∥CF.求证:EG=FG.
第十四章整式和因式分解
一、幂的4个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的乘法:am · an = am+n
2、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 =am-n;a0=1(a≠0)
3、幂的乘方: (am )n = amn
4、积的乘方: (ab)n = anbn
如:(1)(-1)20xx+π0= (x-3)x+2=1,求x.
(2)若10x=5,10y=4,求102x+3y-1的值.
(3)计算:0.251000×(-2)20xx
二、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a+b)(a-b)=a2-b2
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a-b)2=a2-2ab+b2
3、三数和的平方公式:(a+b+c)2=a2+b2 +c2+2ab+2ac+2bc
计算:(3x+4)(3x-4)-(2x+3)(3x-2)
(1-x)(1+x)(1+x2)(1-x4)
(x+4y-6z)(x-4y+6z)
(x-2y+3z)2
简便计算:(1)98×102
(2)2992
(3) 20062-20xx×20xx
活学活用:已知a+b=5,ab= -2,求(1)a2+b2(2)a-b
三、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方法:一提二套三看
一提:提公因式提负号
二套:套平方差、完全平方、十字相乘法
三看:看是否分解完全。
如:x5-16x -4a 2+4ab- b 2 m 2(m-2)-4m(2-m) 4a2- 16(a-2) 2
a、多项式x2-4x+4、x2-4的公因式是
b、已知x2-2mx+16是完全平方式则m为
c、已知x2-8x+m是完全平方式,则m=
d、已知x2-8x+m2是完全平方式,则m=
e、如果(2a+2b+1)(2a+2b-1)=63,那么a+b=
f、如果(a2 +b2 )(a2 +b2 -1)=20,那么a2 +b2 =_____
简便计算:(-2)20xx+(-2)20xx
20xx+20052-20062
3992+399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