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各省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2024年各省高考志愿填报时间11、河南
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6月26日8:00-6月28日18:00
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6月30日8:00-7月2日18:00
专科提前批、高职高专批:7月4日8:00-7月6日18:00
2、宁夏
本科、提前一批高职专科:6月23日-27日
提前二批高职专科:7月2日-7月3日
专科批:8月1日-8月4日
3、四川
本科提前批截止时间:6月26日12:00
普通本科批截止时间:6月29日17:00
专科批截止时间;7月5日17:00
4、北京
本科批:6月27日-7月1日填报
专科批:7月25日-7月26日填报
5、江苏
本科提前批、本科批:6月28日-7月2日
专科批:7月27日-7月28日
6、陕西
6月24日12:00至6月27日12:00:填报本科提前批次、本科一批、高职(专科)提前批次中的文史类和理工类,职教单招本科志愿
然后再本科一批录取结束后,填报本科二批志愿,本科二批录取结束后,填报高职专科提前批次中的艺术类和体育类,高职专科批次,职教单招高职专科志愿。
7、河北
2024河北高考集中志愿填报时间:
1、河北本科提前批(A段军队院校志愿):6月26日12时至6月27日12时
2、河北本科提前批(含A段、B段、C段,A段军队院校志愿除外)、本科批、对口本科批:6月28日9时至7月2日17时
3、河北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对口专科批:7月29日12时至8月1日17时
2024河北高考征集志愿各批次填报时间:
河北本科提前批A段志愿征集时间为7月11日12时至7月12日10时,河北高考本科提前批B段、对口本科批志愿征集时间为7月16日12时至7月17日10时,河北高考本科批第一次志愿征集时间为7月25日12时至7月26日10时,河北高考本科批第二次志愿征集时间为7月29日12时至8月1日17时,河北高考专科批第一次志愿征集时间为8月13日12时至8月15日10时,河北高考专科批第二次志愿征集时间为8月17日12时至8月18日17时。
8、湖南
6月29日8:00-7月2日17:00:填报本科批志愿(不含特殊类型志愿)和专科提前批志愿
7月12日8:00-17:00:填报本科提前批普通类、体育类、职高对口类征集志愿
7月16日8:00-17:00:填报本科提前批艺术类第一次征集志愿
7月25日8:00-17:00:填报本科批普通类、体育类和职高对口类第一次征集志愿
7月30日8:00-17:00:填报本科批普通类、体育类和职高对口类第二次征集志愿
8月6日8:00-8日17:00:填报高职专科批志愿
8月8日8:00-17:00:填报专科提前批征集志愿
8月16日8:00-17:00:填报高职专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
8月21日8:00-17:00:填报高职专科批第二次征集志愿
9、甘肃
6月26日20:00至6月30日14:00:填报批次为:本科提前批(A段),本科批(B段、C段),高职(专科)提前批(D段、E段),艺体类本科提前批(G段),艺体类本科批(H段)。
7月29日20:00至7月31日14:00:填报批次为:高职(专科)批(F段),艺体类高职(专科)批(I段)。
10、重庆
6月27日—6月30日填报志愿,全部批次一次填报。
11、湖北
6月29日8:00至6月30日17:00填报本科提前批志愿;
6月29日8:00至7月2日17:00填报高职高专提前批、本科普通批、技能高考本科批、技能高考高职高专批志愿;
8月6日8:00至8月9日17:00填报高职高专普通批志愿。
12、上海
7月1日—2日:每日上午8:00—下午5:00,考生填报本科阶段志愿(含综合评价批次)。
(本市应届高中毕业生由学籍所在中学统一安排;非本市应届高中毕业生由报名所在区招办统一安排)
7月29日:上午9:00—下午4:00,考生通过“上海招考热线”网站填报专科阶段志愿。
13、江西
网上填报提前本科军事类志愿时间为6月26日9:00-27日17:00;
网上填报提前本科非军事类及其他各批次志愿时间为6月30日9:00-7月4日17:00;
每批次原填志愿录取结束后,均安排缺额志愿填报,具体填报时间另行发布。
14、广西
本科提前批、高职高专提前批志愿填报时间:2024年6月25日15:00至29日10:00。其他批次志愿填报时间:2024年6月29日15:00至7月3日10:00。
15、山东
6月29日:填报普通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含高水平运动队)和体育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
7月5日至7日:填报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志愿;填报普通类常规批和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均为本科计划);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
7月13日:填报普通类提前批、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体育类提前批第2次志愿。
7月20日: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
7月24日至26日: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含剩余本科计划和所有专科计划);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1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含技能拔尖人才)第1次志愿。
7月31日: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3次志愿;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第2次志愿。
注:山东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志愿填报时间均为每天9:00—18:00。考生每次填报志愿完成后,都要点击“提交保存志愿”按钮,否则所填报志愿无效。
16、安徽省
其中,普通本科提前批(报考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普通高职(专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9日8时至7月1日17时;艺术类、体育类各批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3日8时至7月5日17时;普通本科批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7日8时至7月11日17时;普通高职(专科)批填报时间为7月18日8时至7月24日17时。
17、海南
6月27日8:00至 ……此处隐藏3769个字……填报志愿
第一步:登录考生所属地的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考生登录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试院,或所属地的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在登录页面相应栏正确输入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和密码等信息后,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第二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第三步:阅读考生须
完成初始密码修改后,考生还需要仔细阅读系统公示的须知内容,了解填报志愿的相关规定和时间安排,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注意事项,以免误填误报。阅读完注意事项后,考生点击“开始填报志愿”按钮进入志愿填报首页,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四步:修改初始密码
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点击“修改”按钮,就可以修改密码和填写录取用联系方式。成功修改密码后,再开始填报志愿。(修改的密码一定要牢记,最好是平常用的,录取联系方式一定要写正确,要是经常可以联系到你的,保持不会停机)
第五步:分批次填报志愿
网上填报志愿采用分批次填报的方式。填报时,考生需要分批次按顺序将准备填报院校和专业的招生代码填写到对应的志愿栏中,这时系统会根据招生代码自动显示出相应的.院校和专业名称。当一个批次填写完成后,考生要点击“确定”保存。
第六步:检查核对
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已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已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这时候,考生要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细核实显示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是自己想要填报的,如果不是,或出现红色字体提示的“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就说明填错了代号,一定要按正确的代号更正,要不然就张冠李戴了。如果要修改或补填志愿,可以点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到填报界面进行修改或补填。(这是高考网上填报志愿非常重要,的步骤之一)
第七步:退出志愿填报系统
最后,再全面查看各批次的志愿填报情况,如果没有问题,就应该立即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避免密码被他人盗用而导致志愿被修改。
高考志愿填报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不重视所填大学招生简章内容,只知其名称。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招生简章内容的全面了解。每一年填写志愿过程中都会出现“只清楚自己要报考的学校,却不了解学校招生具体要求”的一类考生。他们在填写志愿时就走入了只知学校名称,其他全然不知的误区。
误区二:形成跟风趋势,认为热门专业就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主见性。很多考生在填写志愿时,都会形成跟风思想。既然人人都说这个专业好,那我就选择这个专业,心里认定这专业就是最好的。这时候就已经忘了自己的实际分数以及各方面条件是否符合的前提了。这样的盲目跟从,没有主见的选择,可能造成最终的落榜。
误区三:家长的话就是最好选择,忽略了主观意愿。高考志愿填报,常常可以看到的现象就是家长包办,家长认为这个专业好,你就一定要听他的话,而自己面对这种情形没有任何反驳。在志愿选择的问题上,家长过度干涉,只会让孩子更加茫然,如果没有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选择了一个毫无兴趣的专业,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因为那代表了你大学四年都是在不乐意及学不好的心境中度过。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不要错过规定填报时间
考生未在规定时间上网填报视为放弃填报志愿。在规定时间内,考生可以不受次数限制上网填报或修改,网上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为截止日下午5时,过时将关闭网报系统,不能填报或修改。
2、首次登录要改初始密码
考生本人对自己的密码负责,务必要妥善保管好密码。若忘记或遗失密码,可以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向县市招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恢复初始密码后,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更改。密码设置不能过于简单。
3、上网填报有时间限制
考生每次登录网报系统后填报时间为30分钟,应在30分钟内完成志愿填报,若超过30分钟,系统将自动退出。如果考生还要填报或修改,可以在15分钟以后再次登录网报系统。
4、记住“保存”和“退出”
每一批次的志愿填报完成、检查无误后,一定要点击“保存”按钮,将填报的志愿信息保存到网报系统。在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完成后或离开计算机时,一定要选择“安全退出”,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避免密码或志愿被他人修改。
5、避免草率填报、多次修改
高考志愿的重要性决定每一位考生必须慎重填报每一批次的每一个志愿,先填写志愿草表,可以用充足的时间反复斟酌;对照拟好的志愿草表在网上一一填写,不容易出现错漏。
省招办表示,在网上草率填报、多次修改,很容易出现失误。
6、不要在截止前集中填报
从往年网报情况看,考生如果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之前集中突击填报志愿和修改志愿,会导致网络访问流量过大,网络不畅,网速缓慢,结果考生不能及时登录指定网站,无法顺利填报。
如何根据高考位次选大学
学校每年录取的位次有一定的规律就是几乎不变。报考时合理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迅速锁定理想院校。由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即执行“分数优先、遵从志愿”的原则,所以位次法被很多人重视并应用。大学在每个省份的招生位次是一个大概的区间,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明确高校在本省市录取的位次区间。
1、知道自己的位次以后,再查阅往年的“一分一段统计表”就可以知道往年和自己相同位次的考生是什么成绩,然后再查阅往年录取数据,可以知道往年和自己相同位次的考生都录取到什么院校的什么专业。
2、将往年院校(专业)的录取分数按往年的“一分一段统计表”转化为位次,与自己的位次比较。
关于“位次”概念的具体表现为
1、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绩和考生人数综合后的综合排序;
2、高考分数最高的考生“位次”为第一;
3、相同分数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4、位次主要适用于各省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类(如理工类、文史类)进行排序;
5、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等类别不适合用位次方法进行参考。
6、在做参考的时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为主。
7、文史类考生按照文科“位次”进行排序,理工类考生按照理科“位次”进行排序。
高考位次怎么查询
我们大概了解高考位次的概念,那高考位次怎么查询呢?首先就拿各省的高考位次查询方式来说,因为高考位次是为了帮助考生正确的进行志愿填报,因此在高考成绩公布的这几天,各省教育考试院会集中公布一个叫做“一分一段表”的文章,考生可以去个省教育考试院查看这个表格就可以确定自己的位次了,高考一分一段表是确定高考学生位次的关键性文件。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