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如何填报高考志愿8篇
2023年如何填报高考志愿1高考志愿怎么填报最好
考虑所填志愿实现的可能性
以招生院校在当地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统计为参考,分析各专业的档次和“冷”与“热”情况,结合自己的实力,正确填报专业志愿。不能单纯看其绝对分,要更多地看其相对位置及其变化。
原则上第一专业的选择应该是有希望录取的理想专业;第二专业的选择一定要稳妥;第三专业应该选择可以“兜底”的专业。
考虑“服从专业调剂”
当考生档案调入学校后,由于名额所限未被所报专业录取时,若考生“服从专业调剂”,自然扩大了本人被录取的机会。因此,每个考生都应慎重对待。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必须明确表态,不可含糊不清,也不可空着此栏不填。凡“空白”者,均作为“不服从专业调剂”对待。若“服从专业调剂”,希望考生具体写明服从哪些专业或哪类专业,或除哪些专业以外其他任何专业的调配。
高考填报志愿有哪些技巧
一般来讲,高校对本省生源招生人数较多,分数也相对低一些,所以在报告志愿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分数进行判断:
600分以上的考生,可以选择本省和外省的重点院校(985、211、双一流),录取概率较大;500~600分的考生,可以选择本省重点大学和外省普通一二本院校;500分以下的'考生,尽量选择本省的院校,录取概率较大。
志愿填报必须要选择的三个维度分别是:院校、专业和城市。选择院校要综合查看院校的层次、隶属关系、办学地点、学科分布、学风等几个维度,方便面判断这所学校的优势和未来的培养方向,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原因,虽然设置了相同的专业,但培养方向会完全不一样。
城市的选择是大多数家长非常关心的一个因素,但大部分的家长是因为不想让孩子走得太远才选择了某个城市,但是考生在哪上大学,并不一定会在哪工作,另外,地域决定了一个人的认知,所以,城市选择非常重要。
2023年如何填报高考志愿2登录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考生需要登录当地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填写个人信息、户籍所在地等基本信息。个人信息提交后将不可更改,所以填写时需仔细核对。
查看招生计划信息:考生在系统中可以查看各高校及专业的招生计划、录取条件、学科门类、就业前景等信息,同时还可以查询学校的分数线等信息。
选择心仪的学校及专业: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高考成绩和学科门类等因素,选择最符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学校及专业,并将其按照志愿顺序填报,分为普通志愿和提前批志愿(依据招生政策而定)。
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时,考生应按照自己的志愿优先级,依次填报6个普通志愿和2个批次提前批志愿(视具体招生政策而定)。对于符合条件的考生,优先选择填报提前批次志愿,以获得更好的录取机会。
检查填报信息:填报完毕后,考生需要认真核对报名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没有填写错误或漏报的情况。
提交志愿并缴费:考生确定填报志愿无误后,即可提交志愿并进行相应的志愿填报费用支付。志愿确定截止日期前,考生仍然可以修改、补充或更改志愿。在提交志愿后,考生可以查看志愿的录取情况。
注意实行调剂规则:对于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可以根据招生政策,在规定时间内填报调剂志愿,并按要求填写调剂申请表。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高考志愿填报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考生不论有目标院校和专业,都是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毕竟填写了目标院校和专业后,自己的分数和身体等各种其他条件不符合就会出现被滑档或者退档的情况。
2、合理运用“冲稳保”:适用于平行志愿投档的策略是“冲稳保”,即各个大学要按照“可以尝试冲刺的'院校、录取比较稳妥的院校、一定保底的院校”的顺序和层次来组合志愿表。
3、以分数优先:高考总成绩才是决定你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因素,毕竟分数达不到院校要求,就只能面对滑档的情况。
4、以专业优先:很多考生在高三就有了自己的兴趣专业,这个时候只要分数符合条件的话是完全可以将该专业和院校放在第一志愿,毕竟有兴趣才是学习的最大动力的源泉。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成绩和位次高低:作为考生直接被高校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层次、专业组和专业。包括总分或单科成绩、位次等各方面,同时考生还要注意院校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提出的具体要求。
2、院校综合情况:对于考生来说院校的综合排名情况也是志愿填报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毕竟需要选择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等问题;所以说考生在选择院校时,要全面了解学校的办学性质、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学科专业建设、办学地点(校区)及收费标准等信息。
3、专业和就业:专业和未来的就业发展都是志愿填报之前就一定要考虑的范围,毕竟是直接关系到兴趣爱好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所以考生在志愿填报前要综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专业,以及自身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
4、身体条件:国内的部分高校中,很多专业对于身体条件是有着一定的限制的,比如说视力、身高、病史等等,比如说军校等等,所以说还是需要重点关注心仪高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
2023年如何填报高考志愿3认识退档、滑档
1、退档
在认识退档之前,先认识一下院校的投档规则。我国高校的投档比例一般都是在105%-120%之间,也有极少部分高校的投档比例是100%。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学校计划招生100人,在调档的时候会调取105-120名学生的档案,这其中有5-20人是计划外的,因为平行志愿录取是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所以这5-20人都是排在队伍的最后。
在专业录取时,前面的100名中除了极少数人因单科成绩不足或身体条件不符合等原因被退档时需要从这些“计划外”考生中补齐名额,其余的基本都会被退档。
2、滑档
填报的几个志愿没有一个能达到院校投档线的,将会直接滑档进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造成退档、滑档原因及预防对策
1.政策性落榜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
①“边缘生”尽量选择那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
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
③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
④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此处隐藏3971个字……
1、加分是否认可。各高校对于省(市)招办规定的政策性加分认可范围不一样,考生需要提前了解。以北林大为例,我校在提档进学校和录取进专业时都认可政策性加分,实行一加到底的政策;而很多高校实行加分提档,实考分进专业的情况。
2、有无小分要求。有些院校或者专业在录取时除了按照高考总分录取外,还有单科的分数要求。比如,考生要了解报考院校的语言类专业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对英语成绩是否有最低要求,还要了解一些理工科专业对数学、物理是否有要求等。
3、同分如何比较。考生还要了解同分情况下的录取原则。既要了解各省(市)级招办的政策,如江苏省每年同分的考生比较多,省招办在同分投档时有一定的规则。还要了解各高校的相关政策,比如北林大招生章程中规定“高考成绩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实考分数高的考生、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及学科竞赛、科技发明创造、体育比赛获奖的考生”。
以上这些在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都相应规定,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细读招生章程,将和录取密切相关的内容重点标注出来,切莫掉以轻心。
2023年如何填报高考志愿6一、20xx年新高考有两种志愿填报方式
高考填报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具体需要结合考生所在省份(好像部分省份还没有实行平行志愿):
第一种:无调剂填报方式,采用“院校+专业”的报考方式,即1所院校+(5—6)个专业志愿为一个大学志愿。
第二种:组内调剂填报方式,采用“专业+院校”报考方式,以“1个专业+1所院校”为一个大学志愿。
历年高考志愿填报都有人在专业和城市的选择中纠结和徘徊。
如此一来,学生们不仅能够自主选择理想专业去报考,还能够报考理想的大学。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住纠结到底是选专业,还是选学校这个难题。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
二、新高考的志愿线上填报流程
事实上,在线上填报志愿,只要能够熟练操作电脑,不是难事,且方便快捷。
第一步:打开百度网页,搜索关键词“高考”。
第二步:找到“志愿填报”栏,找到考生需要填报志愿的地方。
第三步:点击普通高考考生服务暨网上填报志愿平台。输入考生信息,登录后就可以进行志愿信息的填报了。
三、新高考志愿填报的3个注意事项。
1、清楚考生所在省市高考志愿的填报方式和大概数量。平行志愿报考的方式大部分地区已经实施,这也就表明了大部分地区都遵守“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投档原则。只是,新高考改革之后,各省有自己的志愿填报方式。因此,在填报高考志愿前,大家对自己所在省份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及数量需要提前了解一下,尤其是河北、广东、湖北等实施新高考“3+1+2”模式的省份。
2、新高考省份所属考生需要对专业和选科的要求提前了解。新高考模式下的考生填报志愿相对更难,志愿报考数量相对传统高考志愿有所增多,且专业对选科还有一些比较明确的要求,比如以前报考的一些专业(金融学、数学、统计学等专业),新高考的考生无法报考了。还有某些高校的专业,对考生科目有要求。
“如985高校北京理工大学的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要求考生选择“物理”科目”
985高校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明确要求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科目;
“两财一贸”中央财经大学的保险学、投资学、统计学类、金融学类等专业,明确要求选择“物理”科目。
总之,实施新高考“3+1+2”选科模式省份的学子们,需要尽可能多去了解相关专业对选科的要求,特别是是一些211/985的优质高校、医学类院校,其招生的专业对选科的要求历来相对多一些。
3、了解近3年来,自己理想院校招生最低分数据,以便采用“省位次”的方式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大学。数据的查找有两个办法,一是去到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试院,查找你想要了解的招生具体数据;二是在网上利用别人统计好的'数据,即在网上搜索相关院校近3年的招生具体数字。
4、在志愿填报时,依然要以“冲、稳、保”为基本报考原则。但是,考生们需要考虑不同分数段的冲、稳、保。众所周知,平行志愿的优点是把以往的“志愿优先”改成了“分数优先”,这样相对来说让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让知名高校不再只招录第一志愿。且由计算机进行检索的录取方式也更公平。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少填一个平行志愿,就可能要承担少一次被投档的机会。所以,尽量填满。在选择学校志愿时,要准确定位、合理分配,所填报的学校有一定梯度,提高志愿命中率,让高考的每一分成绩都发挥出来。
2023年如何填报高考志愿7考生登录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考生首先需要登录当地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填写个人信息、户口所在地等基本信息。
查看招生计划:考生在系统中可以查看各高校的招生计划,了解招生计划的分布、录取条件、专业设置、学科门类等信息。
选择高校及专业:考生可在系统中选择心仪的高校及专业,并按照自己的志愿优先级依次填报。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及报考学科门类,选择符合自己能力的学校和专业。
填报志愿:考生填写完高校和专业后,可按照自己的志愿优先级,填报6个普通志愿和2个批次提前批次志愿(依据招生政策而定)。
检查报名信息:考生在填报志愿后,需要仔细核对报名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没有填写错误或漏报的`情况。
提交志愿并缴费:考生在志愿填报截止日期前必须完成志愿的提交和相关费用的支付。经过系统审核,录取结果将会公布。若有需要,考生还可以对自己的志愿进行调整。
2023年如何填报高考志愿8登录报考网站:考生需要前往当地教育考试院官网注册,并登录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填写个人相关信息。
查看招生计划信息:在系统中查看高校及专业的招生计划、录取条件、专业设置、历年分数线等详细信息,以帮助考生做出合理的志愿选择。
选择心仪的学校及专业: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高考成绩和学科门类等因素,选择最符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学校及专业,并将其按照志愿顺序填报,分为普通志愿和提前批志愿(具体数量依据招生政策而定)。
优先选择提前批:对于符合条件的考生,优先选择提前批次志愿,因为提前批次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且可以提前获得录取资格,有利于提高录取率。
梯度填报:根据每个志愿录取的概率,将志愿分为A、B等不同层次,优先选择录取概率较高的志愿填报,以寻求更好的录取机会。同时,在填报时要避免选择重复学校和专业的志愿。
填报志愿:仔细核对自己的.志愿如无误后,确认提交志愿并进行相应的志愿填报费用支付。在志愿确定截止日期前,考生可以重新修改填报的志愿,视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实行调剂规则:调剂属于重要的录取策略之一,考生应根据招生政策,适当调整自己的志愿,并按照要求填写好调剂申请表。
认真核查提交的信息:考生需要仔细核对报名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能出现填写错误或漏报的情况。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