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08 10:38:22
《鹭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鹭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鹭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鹭鸶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体会首尾照应的作用

2、凭借语言材料,感受鹭鸶的美,激发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观精巧之美

1、作者是怎样来描写鹭鸶这一首精巧的诗?学生自由地读第1—5自然段,把具体描写鹭鸶的语句画出来。

1、学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3、学生汇报。作者从色素的配合和身段的大小来描写鹭鸶的精巧之美。

4、再读,思考:“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合。”从哪些语句可以读出来?

5、师生交流。

(1)品身段大小之适合

对比之下,白鹤太大;朱鹭和苍鹭也大了一些,只有鹭鸶大小合适。那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长短那么地适宜。

(2)领色素配合之*

那雪白地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浑然天成,一切都搭配得那么*。

6、指导朗读。体会优美如诗的语言中鹭鸶的精巧之美。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

二、品无穷这韵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鹭鸶这首精巧的诗,又会展现出怎样的精彩画呢?请同学们读第6—9自然段,相信你一定能看到几幅优美的图画。在欣赏的同时,给画面起个合适的名字。

2、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并择优板书。

3、这两幅图中,你最喜欢哪幅图画?选择你最喜欢的细细品读,慢慢欣赏。把你认为最值得品味的词句画下来,读给同学听;也可以边欣赏边想象,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学听。

4、欣赏《鹭鸶钓鱼图》。

(1)指名读第6自然段。

(2)作者不说鹭鸶“叼鱼”,却说它在“钓鱼”,是不是作者用错了字?如果把“钓”换成“捉”,你认为可以吗?听老师读这一段,大家边想象边思考。

(3)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5、欣赏《鹭鸶望哨图》

思考: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鹭鸶?

6、齐读第8自然段,思考:鹭鸶不会唱歌,为什么不说鹭鸶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三、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9、鹭鸶

大小适合色素*

钓鱼图优雅一首精巧的诗

望哨图悠然

《《鹭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