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5-09-09 06:54:22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课程进入了实验探究的新阶段。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与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阶段的课外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对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投入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工作。因此,学生需要具备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同时,在新教材中,部分知识内容相对较为抽象,难度也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本教材的内容非常生动有趣,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它注重强调科学、环境、社会和技术(STSE)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本教材引入了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与环境”这一概念,并将其应用于生命世界和地球宇宙中相关的内容。共包含六个单元:生物生长的需求、生物与环境、人类与环境、温度变化、地表剧烈变化、环境保护。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我了解到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有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探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独立思考、精细观察、科学方法、证据支持以及不断修正。我能够进行这些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我们应该保持对知识的渴求,有勇气提出问题,敢于展开想象,积极探索。我们要关注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联系,正确地理解科学,养成科学思维的方式。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并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让学生掌握有关生命世界、地球和宇宙世界基础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活动。

本册学习将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并促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和STSE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通过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科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和一种文化现象的重要性,从而获得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考技巧,进而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决策者。

三、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建立科学课的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在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学习档案包括科学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内容。期末对学生的学习档案进行展示与评比,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学习,提高科学素养和创造力。

(3)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教学活动设置得多样化而丰富。在课堂上,我们将探究科学知识的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受到情感因素和价值取向的存在。同时,我们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以逐渐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5)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7)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四、潜能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学习感到兴趣。其次,在自由分组时,我们可以安排学生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来帮助他们。这样,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并与同伴一起探究科学知识。通过这些方法,我们相信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得到显著提升。

五、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

单元课时安排

一单元生物生长的需要六课时

二单元生物与环境九课时

三单元人与环境九课时

四单元冷和热九课时

五单元地表剧烈变化九课时

六单元环境与保护六课时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是在五年级上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作为上一线索的延续,本册的主题确定为对“周围的和自身的观察、实践”,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神奇的机械”,“形状与结构”、“他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岩石与矿物”,“人体的司令部”,“交流与质疑”六个单元

2.全套教材的特点

(1)从问题入手

(2)强调秦立科学探究的过程

(3)重视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3.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

内容结构:这套《科学》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体系,更强调科学概念结构化,把相关的科学概念重新组合在新的单元主题之下,如:“生命之源——水”、“土壤与生命”、“固体与液体”等,同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结合和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

特点:从这套教材的“单元主题结构表”和“科学探究序列表”的图表中,您可以看出,我们这套教材以整体结构上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集中体现《课标》新理念,特别是引进了法国“做中学”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有一种既见树木又见树的感觉饿。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机械的省力原理;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了解岩石与矿物的特征;知道大脑和神经是人的神经中枢。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说明机械省力的原因;能应用形状的特点设计简单的受力结构,如房子、桥梁等。能够解释人的神经反应过程。

5.单元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六个单元,分别是“神奇的机械”、“形状与结构”、“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岩石与矿物”、“人体的“司令部””、“交流与质疑”。

第一单元采用总-分-合的思路进行建构。先总的介绍什么是机械,接下来是用四课的篇幅分别引导学生研究杠杆、斜面、轮轴和滑 ……此处隐藏23444个字……,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1、知识方面,划分为四个教学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通过对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的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只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结实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地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光焕发分为四部分,让我们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太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拭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2、能力方面

实验能力:实验操作方法,对比实验,模拟实验。

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制作能力,创造能力。

3、德育方面

(1)通过讲述我国的珍稀生物,我国古代在天文科学方面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自然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可以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各单元都要求学生亲身经历过程,这一过程也将延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四 、相关措施

1、根据自然学科的特点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自然课仍然要加强直观,重视课本上的图画和实践操作。

2、重视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

3、不同的课型用不同的教学思路。如探究各种自然变化规律,原因的采用“问题――观察实验――思考――结论――应用”或”“问题――假设――观察实验――结论――应用”的结构;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多采用“认识构造,原理,方法――分步操作――反复练习”的结构。

4、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与生活生产社会的'联系。

5、注意发展儿童智力,培养能力。

6、注意与其它年级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五 基本活动: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月日

教学内容

教时

执行情况

1

8月30日至

9月6日

1.1种子发芽的实验

1.2种子发芽的实验

2

2

9月10日至

9月14日

1.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1.4蚯蚓的选择

3

3

9月16日至

9月20日

1.5食物链和食物网

1.6做一个生态瓶

1.7改变生态瓶

3

4

9月22日至

9月26日

1.8维护生态平衡

2.1光和影

2.2阳光下的影子

3

5

10月1日至

10月5日

国庆节放假

6

10月6日至

10月12日

2.3光是怎么传播的

2.4光的反射

3

7

10月15日至

10月19日

2.5光与热

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2.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3

8

10月22日至

10月26日

2.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3.1地球表面的地形

3

9

10月22日至

11月2日

3.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3.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3

10

10月22日至

11月2日

3.4土地壤中有什么

3.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3

11

11月5日至

11月9日

3.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3.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3

12

11月12日至

11月16日

3.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4.1我们的小缆车

3

13

11月19日至

11月23日

4.2用橡皮筋作动力

4.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3

14

11月26日至

11月30日

4.4测量力的大小

4.5运动与摩擦力

3

15

12月3日至

12月6日

4.6滑动与滚动

4.7运动与设计

3

16

12月10日至

12月14日

4.8设计制作小赛车

3

17

12月16日至

12月21日

18

12月24日至

12月26日

19

12月31日至

1月4日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