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3 12:31:39
忆江南教案

忆江南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忆江南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忆江南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生字“谙”。能正确读写“江南、风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看注解、阅读相关资料等方法,理解这首词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整首词的意思。

4、通过对这首词的理解、诵读和欣赏,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这首词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整首词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创情境巧导入

1、请学生说一说对江南的了解。

2、(播放课件)请学生欣赏江南的美丽景色。

二、解背景了解“词”

1、理解题意: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三个字的意思。

2、介绍写作背景:白居易曾经担任过杭州刺史,在杭州生活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有一年多,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晚年,回到故乡洛阳。在他67岁时,写下了这首《忆江南》,可见江南美丽的景色在他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3、了解“词”:让学生比较这首《忆江南》与以往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请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说一说对“词”的了解。

三、明词意悟深情

1、自主合作解读整首词:请同学们轻声读这首词,然后借助书下注释和阅读资料读懂这首词的大意,并与同学交流学习所得。

2、集体交流探究:

(1)请学生说一说,通过读这首词你了解了江南的哪些景色?(品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品重点词:请学生说一说,你觉得词中哪个字用得好,最值得研究?(重点品析“胜”“蓝”“红胜火”“绿如蓝”的意思)

★朗读指导

层次一:请学生按照自己的朗读习惯读词。

层次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人读词的方法朗读。

层次三: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迁移拓展:“异色相衬”写作手法在其他诗词中的应用。

(3)品析“谙”“好”。体会作者为什么不说江南“美”,而说江南“好”呢?

(4)品析“能不忆江南?”一句,讲述作者挥泪告别江南的感人故事。

四、激情读诵全词

1、激情朗读整首词,读出词中蕴涵的情感,读出词的韵味。

2、背诵整首词,不会背的可以适当的看一看手中的参考资料。

五、巧拓展重积累

1、欣赏歌曲《忆江南》,请学生边听歌曲,边加上恰当的表情和动作。

2、拓展《忆江南》其二、其三,请学生课后搜集资料,弄懂白居易在这两首词中还“忆”了江南的什么?并把这两首词抄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

忆江南教案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走进民族文化的殿堂,从而热爱古诗词。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对小学生提出了要背诵古诗词不得少于80篇的要求。由此可见,使孩子们潜移默化的陶醉于其中从而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是很重要的。

《忆江南》是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诗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和“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春天的绚丽景色,最后用一个反问句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眷恋之情。然而,江南之春,无所不在,美不胜收。“江南好”,“好”在哪儿呢?并不是“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所能概括的。词中的一个“好”字,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也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个“好”字,才能欣赏到真正的江南之春。以下是龙港一小市教坛宿将张文燕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

【片段】

师:古典诗词我们光知道它的意思还不够,要懂得通过语言来品味,来欣赏。那么你认为这首词那里写得好?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好个绿更绿,红更红,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老师来到这江边走走,你能从中看到了什么色彩?

生:红、绿。

师:我们看到的什么是红的?

生:花、火、太阳。

师:红红的太阳,照着红红的花。

生:那么红,那么热烈。

师:什么是绿的?

生:江水。

师:江水是那么…………

生:那么绿,那么清澈,带着春天的气息。

师:多美呀!你就是站在这江边的诗人,请你读──

生:声情并茂的诵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分男女声读 个别读…………

师:这美令我们陶醉…………是不是就是这些花和水?

生:还有“好”,因为江南是美的,是好的。

师:这个“好”是最普通的字,可又是最传奇,最传神的,谁能用“江南好”说说江南的风景?

生:草长莺飞二月天。

生: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

生:…………

师:真厉害!让我们听《江南丝竹》想想白居易还忆什么?

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的作业,根据要求写一句话,写出江南的美景。

忆江南,忆江南!

曾经的岁月怎能忘?曾记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

生:交流。

师:“能不忆江南?“能不忆江南?“能不忆江南?诗人对江南有无限怀念之情,于是又写下了另外两首。出示:

《忆江南》之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忆江南》之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师:从这两首词中,你又看到诗人还忆江南的.什么?

生:自学、感悟、诵读。

【评析】

本课的教学,老师注意在课堂中唤起儿童的思维想象,通过适当的引导,点拨,在品味词句的过程中,把诵读、吟诵、想象融汇其中,进入情境,悟出了情,品出了词的画面美,意境美,语言美。

通过仿写词,把课堂延伸到了课外,能体现出新课程的新理念,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不仅领悟词的大意,感悟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还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信息量大,极大地扩大了知识面,在课堂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把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紧密地结合起来。

古诗词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的学习的局限。老师教《忆江南》时 ……此处隐藏16870个字……后想一想“风景旧曾谙”的意思。

2.读通诗句字音读准了,谁能流畅地读给大家听。

3.了解词性:

读着读着大家是不是发现这首诗和别的诗有些不一样啊?(学生会发现诗句长短不一。)

师:像这样句子长短不一的诗体叫做词,关于词同学们有那些了解呢?(师生相互交流中共同明确)

词,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句子长短不一,原是配乐吟唱的,句子的长短随歌调而变化,词又名长短句。

忆江南是词牌名,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谢秋娘。

古人写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这旋律的名称就叫词牌名。

4.读出节奏,理清层次(合作学习)

因为词当初都是要配乐吟唱的,所以,词又是有节奏的,是朗朗上口的,试着读读看,与你的同伴交流一下看能不能读出节奏来。(自读、合作、交流中明确词的节奏与层次)

江南好,第一层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第二层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第三层

5.理解词意

读了这么多次,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词意吗?

三、品味语言中生情

词意读明白了,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明白诗人的心声了,诗人在述说什么?(教师据学生的理解相机交流)

1.赏读“好”中感情:

诗人在赞江南(向往江南)。那个字告诉你?(好)诗人开篇就用一个通俗的“好”字来赞颂江南,就请你读出诗人的赞扬之意,向往之情。

2.赏读美景中的深情

①、江南风景好,什么风景,(江花、江水)好在哪里呢?(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

②一红一绿色彩艳丽,对比鲜明,就请你读出这红花胜火,绿水如蓝的美。

③花比火红,你如何知道?一个“胜”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那你怎么能把这花读得更红、更艳?④这里的花为什么比火还要红?

⑤江南的花在你的印象中应当是什么颜色?那诗人为什么只说红?(红是江南所有明艳与生机的代表)一个“红”字多凝练呀,它写尽了江南所有的生机与明艳,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生机盎然的美。

⑥“蓝”指什么?(出示蓝草图片,认识蓝,了解其用途)

⑦从这个“蓝”字你又感受到什么?这水为何会如此碧绿、晶莹、清纯、明亮?那么你怎样把这春水读得更美?

⑧这样的美景想看吗?下面请大家跟老师到开满鲜花的江边走走(音乐起),教师深情地吟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学生闭幕静听,想象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如果你身临其境,你会怎么说?会怎么做?(会大声感叹,会把它画下来,拍下来,会流连忘返……)多美的江南春景啊!

假如此时你就是漫步江南小桥上的游人,你会怎样吟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假如你就是那江中轻摇船撸的船夫,你又会怎样吟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假如你就是词人白居易,你又会怎样吟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赏读“忆”中痴情

这就是词人久久难忘的江南春景啊,想到这生机盎然的江南,词人----能不忆江南?这是个什么句?告诉你什么?那个字告诉你词人想江南?(忆、谙)请你读出词人对江南的想念,深深的想念。

四、探究原因中入情

请再放声地读读全词,看能不能把整首词读成一个词语?找找整首词是围绕哪一个词来写的?(忆)(引导学生弄清总分总的结构,理清层与层之间的联系)

1.词人为什么这样想念江南?因为江南好,好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还有别的原因吗?请大家借助注释,读读白居易远在北方洛阳写的一首春景诗,相信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悟。魏王堤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注释:魏王堤:洛阳城郊一个有名的风景区,堤岸种满了杨柳。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行到日西。”写冬去春来,但仍春寒料峭,那种百花争艳、莺声燕语的春日繁华景象还远未出现。看不到一点可以驻足观赏的春天景象,诗人也只好在长堤上信马闲行,颇为无奈地消磨时光。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春天还没有来,但已经使人有了春天的情思的正是魏王堤上柔弱无力地垂拂着的杨柳。

花发得比江南晚,水怎么样呢?洛阳有洛水、伊水,离黄河也不远。但即使春天已经来临,这些水也不可能象江南春水那样碧绿。不难设想,当作者信马寻春,看见的水都是黄的,花呢,还因春寒料峭而懒得开。

这就是诗人此时居住的洛阳的春天,而诗人旧曾谙的江南已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了,触景生情诗人-----能不忆江南,此时再读这句你又体会出了什么?(极度的思念,无限的感慨)请你读出极度思念,无限的感慨。诗人在思念中赞叹,在感慨中想念我们一起读。

3.白居易想念的仅仅是江南的春花、春水吗?江南好,除了景色美,还好在哪些地方呢?(引导学生说:天气好、人好、人杰地灵、美食多……),师:一个“好”字,包罗了诗人对江南的无限赞叹和向往之情,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忆江南》是一组词,读读其它两首,看看他还在思念什么?出示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杜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翻译】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象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山寺寻找皎洁月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玩赏那起落的潮头。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重新玩游?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翻译】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象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诗人思念杭州的什么?忘不掉苏州的什么?(教师反复引导学生吟诵-----“山寺月中寻杜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当时赞美、回忆江南的表情、神态来读,或者想像诗人作诗的心情,大声的赞诵读,或小声的感叹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4.词人想念江南的美景、想念江南富饶的物产,还在想念江南的什么?读读这段资料,看看自己又有怎样的感受?

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相当于杭州市长)三年已满,要离开杭州了。他为杭州人民留下了什么呢?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200首诗。离开杭州的那一天,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白居易落泪了……白居易离开杭州之后,又担任过苏州刺史等职,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师:江南景美、物美、人更美。忆往昔这一切多么妙不可言,一切的一切融合在一起,凝成了白居易词中的一个字——“好”。

想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不由地

《忆江南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