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八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萌发保护动物的意识。
2、了解动物鼻子的特殊功能。
3、知道动物与人类的特殊关系。
活动准备
1、猪、狗、马、牛、大象等动物的鼻子图片各一张。
2、课件《动物的鼻子》。
3、救灾犬搜救、鲨鱼捕食等短片视频。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在之前的活动中,小朋友们认识了很多动物的鼻子,请问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鼻子是什么动物的吗?
教师依次出示猪、狗、牛、大象的鼻子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说说这是谁的鼻子。
二、开拓视野。
有些动物的鼻子长得很奇怪,可是它的嗅觉却非常灵敏,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
教师播放鲨鱼捕食短片,请幼儿观察,鲨鱼为什么能在很远的地方就开始追踪猎物?(鲨鱼的鼻子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地方就闻到猎物的气味)
教师出示鼹鼠找吃的图片:鼹鼠要想在黑暗中找到吃的,靠的也是它的鼻子。
教师播放救灾犬搜救的视频,请幼儿观察,救灾犬为什么能找到被深埋的人或者物?(狗的`鼻子比人的鼻子灵敏,它能分辨出超过200万种不同的气味)
三、快乐游戏。
请10个小朋友出来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再请8个幼儿当小鱼,在圆圈内外钻来钻去,一个幼儿当鲨鱼,只能在圆圈外面抓小鱼。
小鱼是在圆圈内游动的,当鲨鱼抓到小鱼时,换人游戏继续。
活动应变
在播放救灾犬搜救的视频时避免过于血腥的场面。
活动延伸
了解别的动物鼻子的特殊功能,如警犬帮助警察查毒等。
区角活动
益智区自制迷宫,帮助救灾犬找到被拯救目标。
环境创设
张贴动物帮助人类的图片。
家园同步
请家长协助在网上搜集一些有特殊功能鼻子的动物,并讲解给幼儿听。
随机教育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要爱护动物。
相关链接
和幼儿观看救灾犬救灾的视频。
附录:狗鼻子
狗鼻子能分辨大约200万种不同的气味,而且,它还具有高度的“分析能力”,能够从许多混杂在一起的气味中,嗅出它所要寻找的那种气味。狗鼻子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各种动物鼻子的构造大致相同,鼻腔上部有许多褶皱,褶皱上有一层粘液膜,粘膜里藏着许多嗅觉细胞,当粘膜上分泌出来的粘液经常润湿着这些嗅觉细胞时,就会使具有气味的物质分子溶解在粘液里,并刺激嗅觉细胞,嗅觉细胞马上向大脑嗅觉中枢发出信号,于是就有“味”的感觉了。狗鼻子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嗅觉细胞特别多,连鼻子那个光秃无毛的部分,上边也有许多突起,并有粘膜组织,能经常分泌粘液滋润着嗅觉细胞,使其保持高度灵敏。狗的嗅觉细胞的数量和质量都比其他动物胜过一筹,所以对各种气味辨别的本领也就比其他动物高强多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学习计划捉蚂蚁的行动,明确活动的观察任务。
2.对捉到的蚂蚁能够仔细观察,并能将蚂蚁的身体构造与功能进行表述和描绘。
3.在捉蚂蚁的活动中萌生对蚂蚁进行观察研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昆虫盒或透明的小瓶、小块纱布和皮筋、小铲子。
2.雪糕棒、放大镜、笔和画板画纸、背面贴有双面胶的白纸。
3.选择一处有蚂蚁出没的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
4.幼儿用书:《蚂蚁》。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见过小蚂蚁吗?你们以前在哪里见过蚂蚁?今天我要去捉几只蚂蚁来研究研究,谁愿意和我一起去?
2.师幼一起策划捉蚂蚁的计划
(1)师:蚂蚁平时喜欢在哪里?我们到什么地方有可能捉到它们?
(2)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简笔画在贴有双面胶的白纸上分别画出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
(3)根据幼儿猜测的几个地点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将所猜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贴在组长的衣服上。
(4)师:去捉蚂蚁有许多工作要做,先要当好“侦察员”,即能找到蚂蚁活动的地方;然后要做“观察员”,即能仔细观察蚂蚁是什么样子的;最后还要当好“记录员”,即把你在哪里发现了蚂蚁,和你看到的蚂蚁的样子画下来。
(5)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器材“去捉蚂蚁,你觉得我们需要哪些东西的帮助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要求出示相应的材料:看看这里的哪些东西在捉蚂蚁的时候会用得着?昆虫盒用来做什么?放大镜可以用来做什么?纸和笔可以用来做什么?去捉蚂蚁时还要注意什么?
3.师幼一起去寻找、观察蚂蚁
(1)教师带幼儿外出寻找蚂蚁,并请发现蚂蚁的'小组及时向大家通报,请捉到蚂蚁的小组就地观察蚂蚁。
(2)用放大镜仔细看看小蚂蚁有几只脚?长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小蚂蚁是怎么爬的?它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会动?学一学它是怎么动的?
4.组织幼儿交流捉蚂蚁的经历并扮演小蚂蚁走路的姿态
(1)有哪些小朋友捉到了蚂蚁?你是在哪里捉到的?
(2)你对蚂蚁有哪些新发现?还希望知道小蚂蚁的哪些问题?
(3)让我们来学一学小蚂蚁,三个小朋友扮演一只蚂蚁,商量一下谁做头、谁做胸、谁做腹,然后尝试走一走。
2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美丽的花》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雨中红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课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儿观看。
2.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吗?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观察: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有什么用?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花的礼物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小结花的用途
(1)做药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
(6)可 ……此处隐藏5749个字……解认识柳树,掌握几种常见柳树的名称,寻找它们不同的特征。
3.让幼儿学习和树交朋友,懂得如何保护树木,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4.引发幼儿学习柳树的兴趣。
5.启发幼儿对柳树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教学重点:
了解认识柳树,掌握几种常见柳树的名称,寻找它们不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
懂得如何保护树木,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活动前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颐和绿苑。
2.提供各种有关树的书籍,以及各种可以让孩子表征的材料:皱纹纸、报纸、剪刀、橡皮泥、插花、积木、各种花布和一些辅助材料。
3.联系家长,了解主题内容,同幼儿一起积累各种资料。
4.学具:红绿小旗,铃鼓。
教学过程
1.幼儿自愿分成两干组,由两位老师分头领着幼儿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去观察幼儿园的树。
2.鼓励幼儿数一数幼儿园里共有多少棵树,有多少种树?
3.谈话:你在幼儿园看到了什么树?你发现了哪些树的秘密?鼓励孩子把自己发现的树的秘密告诉大家。
4.教师提问:这是一棵什么树?(柳树)这棵树的枝条是怎么样的?(柳树的枝条是向下垂,让幼儿用手作下垂状,幼儿边作动作,边说柳树的枝条是向下垂的。)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柳树?
5.寻找柳树:
师:我们幼儿园里也有柳树,请小朋友去找一找,谁找到了就站在柳树的下面。
6.游戏:亲亲柳树(激发兴趣)
集体游戏。如:教师发口令小孩小孩真爱玩,亲亲柳树跑回来;幼儿就迅速跑向柳树亲亲跑回来,教师发出口令小孩小孩真爱玩,亲亲柳树蹲下来,幼儿就迅速跑向柳树蹲下来。
7.观察柳树: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玩了亲亲柳树的游戏,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颗柳树是什么样的?
(1)请小朋友摸一摸柳树的树干,说说柳树的树干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2)请小朋友观察柳树的颜色.提问:柳树的树干是什么颜色的?树枝是什么颜色的?
(3)引导幼儿看一看柳树是怎么样的?(向下垂的`,幼儿学做向下垂的动作)
看一看柳树的叶子长得怎么样?有些什么变化?(小芽胞长大变成小树叶了,树叶长多了,变得更绿了)
(4)引导幼儿观察春风一吹,柳树的枝条好象在干什么?请幼儿学学柳树枝飘动的样子。
(5)让幼儿抱一抱柳树,和柳树做个朋友。
(6)柳树可以为人类做哪些事情?多种柳树可以美化环境,进化空气,人类可以用柳树制作各种家具,用柳枝制作各种工艺品。教师可出示一些工艺品让幼儿欣赏,激发幼儿爱护柳树的热情。
8.游戏:柳树娃娃
幼儿用双手向下垂作柳树娃娃。老师说;春风来了,柳树娃娃可以做弯腰状,双手晃动作树枝飘荡状,双手做招手状。
9.领养柳树。
请每个幼儿领养一棵柳树,为柳树起名字,记录柳树的生长变化,要求孩子们像妈妈一样要照顾好树宝宝。
10.教师总结:柳树是我们家乡种植最多的一种树木,柳树的枝条细长而低垂,柳树的颜色是褐绿色的,柳树耐寒、耐旱。柳树是在春天的时候开始发芽变绿的。柳树变绿长出绿芽就是告诉我们人类春天来到啦。柳树是我们人流的朋友。
11.游戏:给柳树照像
(1)提供各种材料,启发幼儿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柳树的印象,如:绘画、粘贴、制作等。幼儿可以边念儿歌边制作:春姐姐来了,柳树发芽了,对着我们招招手,对着我们弯弯腰。
(2)展示成果。
把幼儿的作品进行分类,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11.活动延伸:要求幼儿在回家的路上,公园里,找一找什么地方有柳树?都有哪些柳树?
小百科:柳属的形态特征如下:乔木或匍匐状、垫状、直立灌木。枝圆柱形,髓心近圆形。无顶芽,侧芽通常紧贴枝上,芽鳞单一。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感知石头的作用。
2、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探索石头的作用。
活动准备:
1、提前让幼儿感受、观察石头
2、各种各样的石头
3、图片
4、成品石头 比如:石臼、假山、磨轮。
活动过程 :
1、出示各种成品石头。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好东西,我们一块数三下,吹起神秘的丝绸打开看看吧!
2、欣赏各种成品石头
(1)教师分别介绍石臼、假山、磨轮等等。
(2)教师提问:这些东西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
3、出示石头
(1)昨天我们玩过的石头都有什么形状的?
(2)昨天我们摸过的石头有什么感觉?(请每个幼儿都能感受石头的粗糙、光滑)
(3)石头都有什么颜色的?
教师总结:石头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有三角形、长方形等等;颜色也有很多种有:红色、白色、黑色、褐色等等;石头有的是粗糙,有的是光滑的。
4、讨论
教师:石头都能干什么?
5、出示图片――幼儿欣赏图片了解石头的作用
6、出示石头小路
(1)教师请幼儿在小路上走、跳、爬,使幼儿感受石头小路。
(2)提问:你踩在小路上有什么感觉?
7、游戏:“小小建筑师”
请幼儿用石头搭东西什么都可以发挥幼儿想象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样的。
2、增强对物体细节部分观察的敏锐性。活动准备:教学挂图《西瓜子的故事》,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石榴等水果的图片及籽儿、与挂图相应的实物水果。
活动重点:
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样的。活动难点:增强对物体细节部分观察的敏锐性。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经验:引导幼儿说说已经知道的一些水果籽儿:秋天到了,水果大丰收,我们能吃好多的水果,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哪些水果有籽宝宝呢?
2、引导幼儿认识籽儿:出示水果实物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这些水果都有籽吗?教师当场切开哈密瓜,引导幼儿在品尝的过程中观察、比较籽儿的不同:你能区分哈密瓜籽和葡萄籽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小结:哈密瓜的籽宝宝是白白的`、扁扁的,葡萄的籽宝宝是深色的、小小的。
3、引导幼儿分组开展配对游戏:为幼儿提供一些水果图片和水果籽儿。在幼儿操作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讨论:这是谁的籽宝宝?
4、引导幼儿欣赏故事《西瓜子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籽儿的用处,知道籽儿是水果的种子。现在知道籽宝宝有什么用处了吧?提出继续探索的要求:回家后,我们再去找找,除了今天认识的这些水果以外,还有哪些水果有籽儿呢?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果实与种子》,进一步了解果实与籽的秘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