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暑期集中心得体会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暑期集中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暑期集中心得体会1学习感悟——劳动教育为“双减”赋能
面对“双减”,乡村学校教育如何强化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从“课本”到“生活”,在劳动中发展学生身心。今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1周年,先生的许多教育思想放在今天,任然值得我们们去学习去深思。
在“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中,学生只有学习的能力,生活能力欠缺太多。“双减”呼唤教育回归本真,回归教育的初心,劳动教育就是要培养“手中有活,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孩子,培养“真善美”的`时代新人。
我们今天为学生埋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为国家“种”下什么样的未来。除劳动教育的显性成果外,劳动教育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孩子们在劳动中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的成长。
我们坚信——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作为教师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定政治方向,潜行教书育人,以身作则,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暑期集中心得体会2一转眼已有一月有余的培训学习。这次的培训,让我激动、感动。专家的精彩讲座,内容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使我深受启发,感悟很深。我感觉每天都是充实的,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老教师,虽然教学多年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的这样那样的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会起到一定的用。
一、教师要进行知识更新今天
在我们这儿比较偏远的小学可能还不能体现,知识媒体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快速传播,但学生可说也是见多识广,知识量也在飞速增长。学生除课堂学到的知识外,在广阔的课外天地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在接触,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产生许许多多"稀奇古怪"、"异想天开"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也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才可以应对。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我们最终的追求是育好人,为"育人"而学习是教师的天职。
二、努力实践
提高教育教学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知冲突,同时,教师还要"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发展的机会,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课堂氛围。另外,教师应该把握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基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确立培养目标,打造新时代的人才。
三、善于在教学中反思教师
尤其是一线教师,重要的工作阵地就是课堂。但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总之,作为教师,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我们要对教育教学充满信心和希望。
虽然这次短期的学习已结束,但终身学习还在继续。但是在培训过程中我受到的思想振荡将伴随我以后的教学生涯。相信今后的我定能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暑期集中心得体会3今年的暑假,少了一些疲惫的劳累,多了一份心动的忙碌。20xx年全省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即将结束,反思十几天的培训经历,用震荡心灵,醍醐灌顶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一、心动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也是一个缺少激情的人。平素,恬淡地对待周围的人事,也就难有使自己激奋不已的事情。但7月13日,这一天这一次,却将我有些沉寂的心灵撞出些许火花。看着周围同仁、朋友们满怀激情,用翻飞的手指敲出流淌的文字;看着"我的班级"每个人名下那不断变化的数字:作业、文章、评论、关注度,我也有些心动了,确确实实的心动了。远程研修平台,一个网络空间的舞台,它给了每个人学习他人、展示自己的机会,尤其对于是真实世界中寂寞无闻的人来说。
培训室,与同事们一起观看视频,目不转睛得有些眼睛发直;电脑旁,也尝试着敲出属于自己的网络文字,为着自己的豆腐块而凝思;书桌前,重新翻开了已有些尘封的书卷,用他人的智慧填充自己有些空空的脑瓜。感谢这十几天的培训经历,让平淡若水的我又找到了心动的理由。
二、心惊
每天聆听着专家的讲座:中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高中生的表达与交流,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选修课程的开设,如何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积累与梳理。曾经,这些课题名称是那样的熟悉,要在脑海里搜出相关的讯息,却又是那样的艰难和无力。我真的心惊了,原来,我的知识储备是那样的肤浅,以至于肤浅到仅仅明了有些课题的名字而已。
走进自我,也就走进了围城。封闭在自我的围城之中,有时也许还有些许的自满:我还是读过一些书籍,我还是粗通一些新课程理念,我还是能暂时胜任自己的课堂教学。打开网络,登上研修平台,感悟了新思想,学得了新理念,见识了真功夫,阅读了美文章。我真的心惊了,原来,我的教学能力竟还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徘徊。于是走出去,走出自我的围城,前面是个希望的天,是个天外之天。
三、心悦
研修平台,精彩无限。
这里,碰撞着思想,"享受丰盛的精神套餐","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这里,开启着智慧,"枕着美丽入眠","在不问收获中收获"。这里,改变着理念,"把盏问酒话选修",孩子的需要很关键"。这里,放飞着希望,"留存记忆深处的意味","向着天空飞呀飞"。
我的工作室,我的思考屋。
在这里,我真切地感悟到了阅读与写作,阅读永远是第一要务;在这里,我真切领悟到了选修课上,一桶水的知识储备与海量的知识需求的尴尬;在这里,我这切地感悟了教会学生表达交流、为文之道,出水>作文要脱下那件马甲;在这里,我真切地领悟了迈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艰辛,如果可能,哪怕成为一颗名不见经传的山桃。
"重新拿起手中的笔",就着"千江有水千江月",记下上面的文字,聊作培训总结。
教师暑期培训感言二: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感言
一转眼已有一月有余的培训学习。这次的培训,让我激动、感动。专家的精彩讲座,内容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使我深受启发,感悟很深。我感觉每天都是充实的,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作为 ……此处隐藏9220个字……教师角色。
通过观看视频和聆听专家的讲解,让我思考如何才能做好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明确做到的,要有所发展我们就要注重学习、转变教师角色。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工作的实践者,就是我们一线教师。郭华专家在总体解读20xx年新课标时给我们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我认为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而进行教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新课标的要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就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同时也能提升自我优化意识,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实现自我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通过培训,我对有效教学和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有了新的认识。有效教学的标准是:课堂教学的生成度;学生思维活跃的强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的深度。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是不行的,20xx年新课标指出要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创新,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工作为重点。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们去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实践学习。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保持一颗永远年轻奋进的心,唯有如此方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新变革、新要求。
三、立足课堂实践,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沈湘平专家告诉我们:所谓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我们教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紧密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并能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当中师生的同步发展。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和学生朝夕相处,要将全部的爱倾注到祖国的下一代身上,让他们在国旗下健康茁壮成长。
四、恪尽职守,热爱教育事业。
从14位时代楷模的身上,看到了他们对挚爱职业的一种恪尽职守的信念和精神。“小赢凭智,大胜靠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无法决定学生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学生生命的宽度和人生价值取向的厚度。新课程下,注重学生的品德发展,为党和祖国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人生价值取向的新一代接班人。我们教育学生要尊重和牢记以张桂梅、黄大年、刘芳等为祖国发展而舍生忘死的时代楷模精神,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时常心怀一颗感恩的赤子之心。学生是人,是主动发展的人,更是不成熟的人,我们说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要有爱心和耐心,管理班级要有恒心和平等心,恪尽职守热爱教育事业,争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培训虽短,但意义长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注重学习,转变教师角色,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落实教育实践的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接班人。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尽我所能谦虚慎学、立足课堂、立足实践、不断探究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思路,为乡村教育的发展锦上添花。
教师暑期集中心得体会15经过这几天里的学习,我的感受是很深刻的,面对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作为一名现代教师该何去何从?应如何定位一名普通教育者的价值,通过继续教育学习让我更加明白:一个现代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完善自我,我自完善,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师,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我认为有两点: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一是自己广博的学识。
万事德为先,尤以师为重,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动机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屐性因素,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也不例外,教师要干好教师工作,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动机,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师德体现的就是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很难设想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兴趣的人,一个见到学生就心烦的人,不会努力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不断增强自己的教育事业心,强化自身的职业责任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环节。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是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教师的人格作为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就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教师人格的力量,学生从教师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义。
博学,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前提,要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教师本身必须有桶“活水”,必须是充盈的,是清澈的,其实成功的教师,他的知识更应是奔腾不息的江河,只有不断地拓宽,向前,才能无愧于时代,教师的工作有点像蜜蜂酿蜜,需博采众矢,只有将本体性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学高为师,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更强调“文理融合”,这样才能适应知识大爆炸时代思想活跃、见多识广的学生的需要。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到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这次学习的收获是非常丰富,它引发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然而,憧憬未来,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最后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文档为doc格式